首頁 > 社會 > 倫理/人權
基督教機構協會發聲明 促政府擱置逃犯修例
2019年05月24日02時37分 上午 Posted.
 | » 修訂《逃犯條例》惹起社會爭議。(圖:網絡視頻擷圖) | 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惹社會人士異議,上月13萬市民遊行以表反對、議員於立法會互相衝突,事件引發社會撕裂。繼教牧社關團體、基督教協進會、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天主教區等表示高度關注事件;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5月20日於網站亦發出聲明,邀請信徒為香港守望祈禱,並呼籲政府擱置修訂。 協會在聲明中列出四項,指政府只剔除九項商界關注的罪行,未有堵塞漏洞考慮不周全,建議政府廣泛諮詢。 此外,協會憂慮國內與本港司法制度差異甚大,教會與機構在境外服侍易誤觸禁區。為維護一國兩制獨特性,促政府勿因修例令社會撕裂。 聲明又指,港府為將殺人疑犯引渡台灣受審而修例理據不足,促政府如要為死者伸張公義,應儘快與台灣檢方溝通,透過現行措施引渡疑犯歸案方為上策。
最後,修訂條例根本無迫切性,反而激起社會嚴重撕裂與分化,故籲請特區政府擱置現有修訂案,重建與社會上不同界別人士的互信。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就修訂《逃犯條例》聲明全文
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修訂現有《逃犯條例》,引來各界關注與憂慮,4月有十多萬市民上街遊行反對有關修訂,立法會不同派別議員在5月先後就成立法案委員會發生兩次嚴重衝突,香港社會已出現嚴重撕裂。對此,本會憂心忡忡,懇請眾信徒為香港守望祈禱,並向政府作出以下呼籲:
1. 政府為釋除商界疑慮,剔除九項商界關注的罪行,然而此舉使有關修訂更顯不公正和偏袒;非但沒有堵塞漏洞,還製造更多恐慌與陷阱。可見,現有修訂條例考慮並不周全,應該重新進行廣泛諮詢。
2.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與全球各地互動頻繁,港人在境外各項活動亦有機會誤觸禁區,而香港教會和教會機構在境外不同地方的服務,皆有機會受影響。原有《逃犯條例》乃限制與法制不同、人權 紀錄未如理想地區建立移交安排,實為保障香港市民,而非法律漏洞。基於國內與本港在司法制 度上仍有很大差異,令不少港人抱有憂慮,為維護一國兩制的獨特性,應避免因為修例而帶來更多的疑慮和撕裂。
3. 特區政府一直以一名港人在台灣涉嫌殺人而未能引渡到台灣受審為由,要求儘快修訂條例,唯現有法律已容許作出一次性個案移交安排,台灣方面亦清楚表示不會按照此修例移交疑犯。特區政府如要為死者伸張公義,應儘快與台灣檢方溝通,透過現行措施引渡疑犯歸案。
4. 鑑於修訂條例並無迫切性,而社會各界之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為免激起社會上更嚴重的撕裂與分化,故籲請特區政府擱置現有修訂案,重建與社會上不同界別人士的互信。
主曆: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日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