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莫三比克众教会 协力对抗爱滋 鄭崢 2004年4月5日星期一 上午4:04 爱滋病是无法治愈、却可以预防的疾病,现今全球每天估计约有八千人因爱滋病而死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一直是爱滋病的中心,前途一片黑暗,在莫三比克,爱滋攻击脆弱的人:贫穷人家、无权势的妇女、不具疑心的儿童。 然而莫三比克却因著众教会的努力而有一线希望。 儿童眼看著父母死亡,配偶、祖父母、兄弟姐妹全都受到影响,家庭结构永远改变,整个世代消失不见了。家庭无法照顾病人,有些病人一被发现患了爱滋,甚至被亲友遗弃。爱滋病人情绪上的苦,可能和肉体的苦一样难受。污名和羞耻伴随著爱滋,因此病人常受到误解和论断。钗h人选择不去知道(或透露)自己是否爱滋病患,但这样的沉默却能致人于死。 在这么多的绝望当中,非洲的教会站出来针对爱滋病提出对策。为了确保没有爱滋病人孤单走上这条悲惨道路,教会的回应不只冲击教会本身,也影响了更广大的社区。 教会领袖大声疾呼,劝会友效法基督的榜样,表现爱心和怜悯,不论断病人。众教会也希望遏止爱滋病毒散播,因此提供会友教育工具、协谈,并为处于危险中的人作爱滋病毒检查。 同时众教会并成立了"互助协会",执行长阿劳纠表示,他们不看彼此的神学差异,而是要协力对抗爱滋。 教会借由一个居家看护义工网络,为这些病人提供特别照顾。须自力更生,他们需要教会扶持。 钗h妇女奉献自己的时间作居家看护,以减轻社区里某些受苦的情形。阿方狄嘉牧师谈到居家看护的义工时,说:"他们有正面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帮助了钗h人。偶尔我们发现有人独居、没有亲人,义工们就去帮忙,协助打扫、作饭。偶尔有人来说有人病了,祷告以后,又希望我们去为他们的父亲或别人祷告,因此具有正面影响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