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管教」—教會有人沉溺罪惡怎辦﹖

環球聖經公會主辦李寶珠「哥林多前書講座」報導一

「愛的管教」—教會有人沉溺罪惡怎辦﹖
李寶珠牧師近日應邀環球聖經公會以「愛的管教」為題主講哥林多前書講座。(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愛的管教」—教會有人沉溺罪惡怎辦﹖
昨晚講座吸引了逾700信徒,以致尖沙咀潮人生命堂禮堂上下均告爆滿,反映信徒對話語的渴慕。(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中華神學院院長李寶珠牧師近日應邀環球聖經公會以「愛的管教」為題主講哥林多前書講座。上周五(3月6日)及昨晚(13日)的講座均分別吸引了逾700信徒,以致尖沙咀潮人生命堂禮堂上下均告爆滿,反映信徒對話語的渴慕。

《哥林多前書》是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該地的人經濟富裕,有膜拜偶像及淫亂的社會風氣,當今的香港可比擬。更甚的是連教會內出現有人與繼母同居的敗壞行為時,教會仍然一聲不哼,容許罪的存在,以致保羅痛心疾首,趕忙寫信勸喻整頓教會。

李牧師分析哥林多教會出現此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教會裡分黨分派,對弟兄的罪幸災樂禍,沒有挽回弟兄的心;另一原因是當時教會存有錯誤觀念,以為信主後已進入「新境界」,靈命既已得救,肉身可以放任。

保羅提到要將與繼母同居的淫亂者趕出去,李牧師解釋這是要讓犯罪者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她以癌症為喻,癌病患者經歷切除癌細胞、化療、電療等,目的就是鏟除惡細菌,同樣罪也該如此從教會中除去。

李牧師多次強調教會要成為聖潔的團體。她從經文裡歸納出五大原因:

一. 因為罪會傳染,相互影響,就如面酵將整團發起來一樣。假如教會容忍罪,一些年輕人看到教會仍然接納時,會產生「我也可以做」的想法,罪便因此傳染出去;

二,聖潔是天國的文化。神是聖潔、完全潔淨、光明,不能容下黑暗。李牧師說,進入別人的家前會先將自己整理乾淨,何況神的家﹖她說:「口唱聖詩,心存罪惡,神不接納這樣的敬拜。」天國的文化是聖潔的,「我們將神看得太低了,以為返禮拜是『俾面』。但神說來到我的面前要知道我是『聖哉,聖哉,聖哉』,何等聖潔!這是天國的文化。」所以教會要致力成為聖潔;

三,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李牧師說:「所有信徒教是基督身體,基督是教會元首,元首是聖潔,身體不乾淨,何等不相配!身體潔淨,面才有容光,所以要在身體上榮耀神。」

四,信徒是用基督的寶血買贖,所以要用身體榮耀神。「貴的東西沒有人會隨便放在一旁。主耶穌用寶血買我們,我們很矜貴,用身體榮耀神。」她強調信主後不能隨意生活,主既在十字架用寶血將人買贖、洗淨,若再弄髒的話是羞辱主;

五,信徒的身體是聖靈居住的殿。人不是屬於自己的,裡面有聖靈居住。

她提醒在座弟兄弟姊妹要將犯罪肢體挽回過來。若對犯罪的事失去感覺的話,要求感覺。並且有罪存在時,教會要謙卑下來,承認出了問題,求神賜下智慧,如何治理神的家。她最後說:「記得神的心意是不要在祂的家裡有罪惡蔓延、相互影響,如此這教會才是主所悅納的群體。」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