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翰福音10:11-18 讲员:邓瑞强博士(荣誉助理校牧) 日期:2012年4月29日(崇基礼拜堂)
聆听讲道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各位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无论是远古的蛮荒,抑或是现代的大都巿,都有狼出现。
早几日,有一个返幼稚园的小朋友,在放学时,险些被四个男人强行掳走。这是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这是发生在闹巿里的,这是发生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的。你们说,这些人"狼不狼"?所以说,我们这个社会真是有狼的。
狼来了,怎么办?这要看"羊"身边有没有牧人,也要看这牧人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牧人。有报章说,那日,那小朋友不被掳走,是因为接送她的那位司机,冒死保护她。也有报章说,有人及时呼叫,吓退了歹徒。想想,若没有人守望,这小朋友的下场,便很难预计了。这只小羊身边,有守望羊的好牧人。我们多么希望,当狼要吃我们的时候,有人愿意冒死救我们。
当我们软弱时,需要别人保护。当别人软弱时,我们需要保护他们。生活,应是这样子的。当我们软弱时,却没有人愿意提供保护,这是悲惨的。当别人软弱时,我们不愿意保护他们,这是无情的。有谁愿意活在悲惨世界里?有谁愿意活在无情的人间?
只要世界仍有无知的、手无寸鐡的、容易被欺负的、像"羊"一样的人,就会有狼。无论古代,无论现代,都出现狼食羊的事。所以,无论何时,都会有"狼来了"的故事。
今日,我要讲三个"狼来了"的故事。那些羊都是无助的,那些狼都是"很狼"的,故事的分别,在于守望那些羊的牧羊人的素质。
第一个"狼来了"的故事,是"伊索寓言"的故事。
从前,有个牧羊的小孩,他在乡村附近,牧放一群羊。他日日看著这群羊自由自在地吃草,不觉得满足,反觉得无聊。无聊的人,为了搞事而搞事。他的心,不是记挂羊,而是寻找自己的快乐。于是,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是很齐心的,为了保护这小孩及那些羊,个个都出来,气喘喘的跑上山。
有一次,狼真的来了。牧羊小孩于是便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尽管他今次叫得特别大声,但村民想,这个牧羊小孩子又为了自己的快乐,搞些花样来取乐。今次,没有村民上山了。狼于是将羊逐只逐只吃掉了。
每次讲这故事,大人都会说,这故事教训我们,不要讲大话。
这个牧羊小孩子固然是讲了大话,但讲大话应该只是他的表面问题,他还有深层次问题。他的深层次问题是他竟然觉得闷。"闷"是一个深奥的神学问题。作为一个守护羊的牧羊人,牧羊是他的天职,羊的命运在他手中,守护羊群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但他竟看不到这事的意义重大,竟感到闷。当一个人守护著众多无助的人的生命,承担著这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时,竟感到闷,并看重自己的快乐感受多过羊的需要,这真是一种沉沦。他为了自己的快乐而牺牲别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最后所有羊都被牺牲掉。
他是一个牧羊人,却只顾在牧羊的过程中寻欢作乐。他没有珍惜自己牧羊人的角色,他没有珍惜别人对他的信任,他没有珍惜羊群对他的倚赖。他失去一切。
第二个"狼来了"的故事,是"麦兜"(McDull)的版本。(参《麦兜故事:猪来了》)
我在网上读这故事,这故事的版权属"麦兜"的创作人。
从前有只小猪,名叫麦唛(McMug),他是一只牧羊猪,负责牧放村里的羊。若有狼出现,牠便要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借此召唤山下的村民来帮手。
有一天,麦唛大叫"狼来了"。山下的村民听到麦唛呼叫"狼来了",都连忙拿起武器,急忙跑上山,去帮助麦唛赶狼。
怎知辛辛苦苦跑到上山岗,却看不见狼,只看见麦唛在笑。麦唛指著这些狼狈的村民说:"你们真是大傻瓜。我那里有叫狼来了呢,我只是自己在唱歌而已。"接著,麦唛便大声唱起歌来,"啦啦啦,啦啦啦"。
村民很不高兴,但也不能对麦唛怎么样。
日子过了不久,麦唛又重操故技,大声叫:"狼来了!狼来了!"
听到呼叫,村民便又急忙的跑上山。今次,像上次一样,又被麦唛嘲笑一番。
"狼来了"的恶作剧次数多了,受骗上山的村民变得越来越少。村民开始不相信麦唛了。到最后,当麦唛叫"狼来了"的时候,再没有人,再没有一个村民跑上山。但是,还有一个,那就是麦唛的朋友,是全村最肥、最大汗,跑得最吃力、最慢的麦兜(McDull),牠带著武器,气喘喘的跑到山上来。
麦唛嘲笑他:"你真是全村最傻的人!"
全条村现在就只有这个全村最肥,最大汗,跑得最吃力、最慢,并且是全村最傻的麦兜,每次听到麦唛大叫"狼来了!狼来了!"的时候,都会很慢,很辛苦,很大汗,很蠢的跑上山来,然后被麦唛嘲笑,然后知道被骗。
故事不断循环。"狼来了!"跑上山,被骗。"狼来了!"再跑上山,再被骗。
最后,麦唛望著面前这位气喘喘的朋友,这位朋友的每根猪毛都夹著几粒大汗珠。麦唛问牠:"你为什么这么傻?你为什么到现在还相信我?"为什么呢?事实上,麦兜再傻,也不会相信"狼来了"这谎话了。但是,为什么牠依旧每次都跑上山来呢?
以下是麦兜当时对麦唛讲的一番话。
"我现在已不再相信你的谎话了。开始时,当然相信;现在,不相信了。但麦唛,我不能不跑上来啊!万一,万一真的狼来了,只要有一次,真的狼来了,要是村民不跑上来帮助你,要是我也不跑上来帮助你,你很可能被狼吃掉了!我受骗,当然愤怒,但这不过是白跑了一场。可是,只要有一次,只要有一次我不相信你,你可能会没命啊!"
听过麦兜的说话,麦唛拉著他的手,心里又高兴,又惭愧。
麦唛觉得,这夜的山坡很美丽!
之后,麦唛再没有叫狼来了,麦兜也不用跑上山。由于这样,麦兜便缺乏运动,变得越来越肥。
为了麦兜的健康,于是麦唛改口叫:"猪来了!猪来了!"当麦兜听到"猪来了"的时候,便跑上山,和朋友麦唛一起,一起摘果子,一起欣赏那美丽的山坡。
作为牧童,麦唛是完全不称职的。
他没有珍惜自己牧羊人的角色,他没有珍惜别人对他的信任,他没有珍惜羊群对他的倚赖。看来,他将失去一切。
故事的转捩点,是因为他有一个猪唛朋友:麦兜。
纵使被欺骗,纵使跑到身水身汗,纵使很愤怒。但是,他爱惜朋友,他为朋友著想,他宁愿自己受亏损,也要叫别人得益处。他拯救了麦唛,也拯救了整个故事。否则,这个狼来了的故事,便会再重复第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了。
麦兜,是一个好朋友。他是一个牧人的好牧人。他牧养了一个牧人。
友谊的最高境界,是为朋友舍命。
主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
第三个"狼来了"的故事,是"主耶稣"的版本。
10: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10:12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 10:13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 10:14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10:15 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 10: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10: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 10: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在村外,耶稣牧放一群羊。另有别的牧羊人,牧放另外的羊群。
有一天,狼来了。别的牧羊人,全是雇工,全跑了。
只有耶稣留下,守护他的羊。
狼来了一大群,牠们只想食羊,牠们发出低鸣,威胁著耶稣这个牧羊人,只想吓走他。但是,这个牧羊人站著,站著,死命的守护著他的羊。
以下是一段模拟对话。
在天堂,一只小羊与牧羊人耶稣闲话家常。
小羊:"我的牧人,你还记得那天吗?"
牧羊人:"哪一天?"
小羊:"狼来了的那一天。"
牧羊人:"噢,你还记得那天。我记得,那一天,狼来了。"
小羊:"那天,狼来了,我们看见别的羊群的牧羊人,全走了。我们多么担心你也会走。"
牧羊人:"我怎会走。狼来了,我更加不会走。"
小羊:"那天,狼来了,你为什么不走?别的牧羊人,全走了。"
牧羊人:"我为什么不走?应该问,我为什么要走?我不是雇工,我是你们的牧羊人。我走了,你们会变成怎样?我不走,因为你是我的羊,我是你的牧人,我有责任照顾你们。天父将你们交给我,我怎能叫天父失望。"
小羊:"在世上,已没有什么责任不责任了。大难临头各自飞。"
牧羊人:"牧养你们是我的责任,这责任是我的天职。大难临头,并不是各自飞的时候;患难,更加让人明白,生命不是为自己而活。患难,更让人的生命紧密结连。"
小羊:"人人都是顾惜自己的,你不顾惜自己吗?"
牧羊人:"我是牧羊人,理所当然顾惜我的羊。"
小羊:"你的心里只有我们?"
牧羊人:"我心里有你们。但我也顾念那些雇工牧放的羊,牠们很可怜,我多么希望牠们能成为你们中的一分子。我多么渴望能同时保护牠们。"
小羊:"狼来了,你不意识到危险吗?"
牧羊人:"我意识到危险,但我更是意识到你们的危险。我不能留下你们,让你们单独面对危险。"
小羊:"你不怕狼吞噬你吗?"
牧羊人:"怕,怕得汗像血点一样滴在地上。但我更怕狼吞噬你们。"
小羊:"那天,我见到狼群咬你。当狼咬你的时候,你想著什么?"
牧羊人:"我只想著,希望狼咬我便够了,不要咬你们,不要伤害你们。"
小羊:"你在痛苦时,难道没有想过逃跑吗?"
牧羊人:"我怎能逃跑,我只知道,我和你的生命是连成一体的。我要保护你,正如我保护自己一样。"
小羊:"那天,想不到狼真的来了。你的牺牲,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牧羊人:"不要说无可奈何。我是自愿的。若再面对同一光景,我也会作同样的事。能有机会牧养你们,是我人生的福气。能有机会爱你们,是我三生有幸。能为你们受一点苦,是我生命的荣耀。我像一个战士,为天父的大爱而作战。若有一天,我倒下了,但若这倒下像种子一样倒在地上,则我会怀著满足而去,因为我知道,种子落在地上,便会结出子粒来。作为一个牧羊人,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保护你们免受伤害。这不是什么无可奈何的悲剧。这是我生命必然要面对的事情。作为牧羊人,我为此而生。我能对其他所有牧羊人说,我完成了牧羊人的天职,我死而无憾。而你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我将在你的生命里活著。我受一点苦,而你却体会爱,这是一件好得无比的事。我留下了爱。这种爱,将会帮助你克服生命种种的忧虑,最终,会帮助你克服死亡的恐惧。毕竟,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三个"狼来了"的故事讲完了。
现代社会推行"生命导师"(mentor)的做法。在不同行业,在不同学校,都有人为后辈找一个指导他的前辈。这前辈牧养著这后辈,是他的牧者。能为后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无私的、燃烧了自己,照亮后来者的人。
主耶稣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牧人,他为我们舍命,让我们看见生命的大道。他呼唤我们,作为基督的门徒,在人间,成为别人的牧者。狼无处不在,但只要有生命坚定的牧者在他们身边,他们的生命便能得到保护,也看到生命的大道。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主日崇拜预告 日期 : 6/05/2012 (星期日) 时间 : 10:30 讲员 : 林豪恩先生 题目 : 常在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