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多过工作 編輯室 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上午8:25 这几年一直都有帮年青人找工作,两个月前我很辛苦地替一位朋友的女儿"争取"了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为何说是"争取"呢?她只有会考0分,已经二十五岁,但近她三年没有工作。而因为那位老板却有很多选择,有大学毕业生、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应征者,但最后他也愿意聘请她。我帮她不单因为她的妈妈是我的朋友,更因为她这次非常有诚意,她说已经找了很久工作,没有人愿意请她,她不想"坐食山崩",令家庭的担子只落在妈妈身上。我对那位老板说,请人就是要请有诚意的年青人,低学历不要紧、没有工作经验不要紧,最要紧是肯学肯做。她兴高采烈的上班,她的妈妈嚷著要请我饮茶,说女儿多年来已没有这么勤力过,已很多年没有在早上七时半起床了,而老板亦从秘书口中得知年青人的工作态度很积极。但这些评语只出现了三星期,因老板告诉我她已递了辞职信。知道原因吗?老板说她没有交代,只说不适应。那一刻我不敢再追问,因为从电话筒中传来的语气已令我肯定他是非常的不喜悦。 那一晚我特意到她们家中找她,想了解她的情况。"你自己问她啦,做得好好地,做了一个月又唔做,都唔知妢Q点?"她的母亲非常无奈。"吕sir,我觉得这份工很闷呀,整天只是输入资料到电脑。跟同事倾一阵计都被人骂、在公司上一阵网又话滥用公司资源。很大压力呀。再者,我之前和朋友已计划好到韩国旅行,所以我决定辞职。"虽然压力是每个人的独特感觉,旁人很难下判语。但是她干的就是资料输入(Data entry),输入错了有其他把关人修正;她做的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她更是每天最准时离开的员工,曾经有一天要加班,她也越过经理直接跟老板说那天不能加班,因为约了朋友;她只是五天工作,有七千元的人工。我问她:"你银行有很多储蓄吗?""刚出粮,银行共有七千多元。""有七千多元,就立刻去韩国?"我略为"劳气"的问。"系呀,吕sir,我们约定的,每年至少去一次旅行。" 我已无话可说,看到坐在厨房门外矮凳的母亲,只是低著头,默不作声。我的心也不禁隐隐作痛。没有工作却坚持去旅行、没有钱却多年不工作、未有找到新的工作却毅然辞掉原本的工作。写这专栏时,刚接到一位我曾任教的副学士毕业生的电话:"喂,吕sir,我下个星期去台北10日呀,帮我买旅游保险。""吓,又去?你十二月才去了日本㖞。找到工作未呀?""刚辞了职啦,做工真的好闷呀。"心内纳闷,究竟这些年青人想找一份怎样的"理想"工作呢?他们有没有想过父母供书教学那么多年,他们何时才能回馈父母、何时才愿意负起供养父母的责任呢?可能他们去旅行的日子,比上班的日子还要多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