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契機 靠弟兄姊妹站起來 教會新時代角色探討 編輯室 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下午4:33 【香港消息】傳福音領人歸主,平信徒的使命及力量漸被重視,「職場宣教」「職場牧養」早成爲了教内的熱門詞。據香港基督教媒體《時代論壇》,上週五香港一場「城市新契機」職場宣教牧養座談會上,多位資深牧者及平信徒領袖指出,現今是平信徒發掘個人召命、牧者協助推行的時代,並從多方面探討城市宣教相關議題。 職場影響力 信徒勝牧者 商區福音使團總幹事何耀新認爲,平信徒在職場傳福音比牧者更能發揮影響力,因爲香港職業群體龐大,很多人聽聞過福音卻少有踏入教會,能夠抓住他們突發需要耶穌的一刻的,「從來都不是教會中的牧師」,而是在他們周圍的基督徒朋友和同事。他鼓勵信徒可多舉辦和參與「辦公室祈禱會」、同事小組」、「午間福音聚」等。 無牆教會 以對象為中心 李炳光牧師重提建立「無牆教會」,教會要避免淪爲建築物,應以教育和社會工作為夥伴。同為循道衛理教會的袁天佑牧師指出教會應找到自己的社區特色,不單辦公室是職場,快孺情B時裝店、工廠亦是職場,均是服事的禾場。 播道會港福堂林誠信牧師表示,教會以領人歸主為目的,教會的位置或佈置應以服事對象為中心,能隨對象的需要而轉變。支持善用資源促進更多跨界限、跨宗派的教會和機構合作。 活出信仰 做全時間信徒 宣道會大圍堂堂主任朱志豪牧師表示,職場牧養的重點,是教導信徒在生活中活出信仰。職場侍奉——就是把信仰融合在每日的工作,鼓勵信徒積極工作的同時,一邊作神學反省,這樣每個信徒都是神學家和宣教士,就不會成爲「周日信徒」。 裝備學生 進入社會 基督徒畢業生團契(GCF)主任黃讚雄特別關注初步入社會的一群,認爲需要向畢業生分享經驗,裝備他們進入社會發光做鹽,而非被世界改變。朱志豪牧師補充訓練應在進入職場之前開始,例如在高中接受訓練,在大學實踐,進入社會之時就能發揮更大效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