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明"已死"
何光沪教授指出,把"西方文明"从希腊罗马文明算起的说法不对,"西方文明"是在希腊罗马文明灭亡之后兴起的一个新文明,它同希腊罗马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没有基督教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希腊罗马文明称为"古典文明",因为基督教信仰而得到重生的文明则被称为"西方文明"。
现在中国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就是"两希"文明的后代,"两希"指希腊、希伯来。何光沪教授提出疑问:雅典代表希腊理性,耶路撒冷代表希伯来信仰,相互对立。罗马代表古典文明,罗马帝国征服了一个小小的民族希伯来人。相互对立的两个人怎么能够结婚、生育后代?被征服者与征服者怎么能够结婚、生育后代?西方文明怎么可能是"两希文明"的后代呢?
何光沪教授认为,换一个比喻倒更恰当:是古典文明"得癌症死了",而基督教使得这个文明重生,这才有了后来辉煌的西方文明。
何光沪教授解释说,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已经死掉,没有了。就像现在的埃及国土上不是曾经造金字塔的那个民族,也不是那个文明。同样,虽同是在一片土地上,人种也没有变化,但古典文明已经死了。
古典文明曾经辉煌,但它的辉煌下掩盖著的东西是腐烂。古典文明以古代罗马帝国为代表、为总结。罗马帝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历史最长久的帝国自奥古斯都开创帝国制度(公元前27年)至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为止存在将近1500年。古罗马同当时的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并列为世界的三大文明,但其国土面积、人口总数都比当时另外两大文明的总和还要多。
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法律,军事都高度发达,例如,罗马法仍是世界各国法学研究的典范。古罗马时代建立的运水渠道,距今已2000年仍巍然屹立。罗马军团号称战无不胜,它曾经用不到2万人,打败英国的20万人。罗马曾在2000多年前建造过可以容纳18万人的马戏场!
这么辉煌的文明为什么会腐烂呢?何光沪教授说,因为它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
第一,贫富悬殊。奴隶主、贵族和所谓"骑士",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生活极其奢华。而奴隶、隶农、无产者却极端贫困,一无所有。
第二,国富民穷。罗马国家拥有当时世界各国不敢梦想的财富——比如,仅仅在西班牙打了一仗,就拿到一个很大的银矿,于是货真价实的银币给国家财政提供了雄厚的保障。所以,国家非常富裕,无数辉煌巨大的建筑是一个明证,同民众的贫穷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三,改革受阻。保民官格拉古弟兄二人先后被杀,他们的改革措施被废止,就是明证。
第四,依靠暴力。改革受阻直接导致农民起义、奴隶起义、平民起义,社会动荡,国无宁日。斯巴达起义就是典型。在此情势之下,罗马帝国越来越依靠暴力维持政权。
古典文明的衰落,是由于内部的腐烂造成的。这些内部结构的问题也造成了人性被腐蚀。例如:贫富悬殊,会造成富人骄奢淫逸,人性不健康,会使穷人嫉妒仇恨,也不健康。国富民穷,意味著国家太强大,人民太软弱、没力量,所以导致人们普遍的绝望、冷漠。
何光沪教授讲说,为什么说古典文明的没落与"癌变"很像呢?因为一个一个人道德的败坏、道德滑坡,并结成利益集团,抢夺社会资源,导致整个社会衰败死亡,这同人的癌症相像:一个一个细胞变异,再结成团,争夺营养,最后整个身体,整个人就没命了。
虽然农民起义、奴隶起义被镇压,对于罗马帝国的衰落好像没什么作用。但是,整个罗马社会内部已经腐烂了。汤恩比说,任何文明的灭亡,主要是内因导致。古代20多个文明,怎么没有了?埃及文明没有了,巴比伦文明没有了,不见踪影了。因为它们先是内部烂掉,外边再轻轻地一碰,就哗啦啦像大厦一样崩塌了。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历史学家评价说,这不过是宣布一个政权的终结,而这个政权早就完蛋了,公元476年只不过是宣告而已。何光沪教授说:"今天我的评价是,这不但是一个政权灭亡,而且是一个文明,一个古老辉煌的文明完蛋了。"
古典文明的"复活"
后来的西方文明怎么会后来居上,领先世界?何光沪教授用"复活"来比喻:癌症死后的古典文明复活,变成了"西方文明"。
有人说有了文艺复兴才有西方文明。何光沪教授指出,文艺复兴只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结果。而且,单凭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但丁、彼特拉克这么一些艺术家、哲学家、诗人,无论如何天才,一小撮人不可能创造影响全世界的、这么大的整整一个文明。
并且,人们会从中世纪"一千年的黑暗",跳跃性的一下子进入到光明中来,变成"文明"状态,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不可思议。所有的繁荣昌盛的文化成果,会直接从沙漠里面长出来,这是太不可能的。
总之,之所以有文艺复兴,是因为早已经有了一种文明,即好几百年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文明有新的特点,因为它有新的生命和新的精神,那是古典文明所没有的。何光沪教授提到查理曼大帝,他的帝国后来成了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他倡导的加洛林文艺复兴,比我们熟悉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早几百年。所以所谓"黑暗时代"并非所谓一千年,顶多有四五百年。而且所谓"黑暗"不是道德上很坏之类的意思,而是以前来自森林里面的蛮族发展水平很低的意思,他们不识字,不认识古典文明里的拉丁文,辉煌的古典文明在他们入侵时已经走向消亡, 普通人的城市生活变成了乡村生活。
蛮族都是武夫,只知道打仗、喝酒、玩女人,打仗有功就被封为贵族。查理曼要求贵族们学习文化、学拉丁文。去哪里学呢?去教会,因为只有教会保留了古典文化,用拉丁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哲学、科学、天文、几何等。由于教会办了学校,后来不单是贵族可以学习,老百姓也可以学。
何光沪教授解释说:学什么呢?最初是学"七艺":语法,修辞,逻辑,还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完之后,取得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后来学法律或者医学或者哲学或者神学,则获得博士学位。所以,大学或学术教育也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就出现了,而且同基督教会有关。
他又提到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他提出一个观点说: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完蛋的原因,因为它改变了罗马帝国的风俗习惯。但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夫妇历经数十年写的二十几卷《世界文明史》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基督教的壮大,是罗马帝国灭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基督教反对的,恰恰是让罗马帝国灭亡的那些风俗习惯,比如好斗、残杀、依靠暴力、腐化堕落等等,而这些恰是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基督教反对这些风俗习惯,对古典文明有所改造,所以反而让罗马帝国延续了好多年。
生命个体改变——新文明的产生
基督教怎么改造古典文明呢?这与癌症病人好转的机制类似,即变异细胞朝好的方面转变,或者健康的细胞越来越多,有病的细胞越来越少,人就恢复健康了。基督教是一个宗教,它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个体的生命。一个个的人改变了,当人数足够众多时,整个社会就改变了,最后就创造出一个新文明即"西方文明"。
基督教怎样改变一个个的人呢?因为基督徒都记得圣经的话:"你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等等。
对基督的信仰造成了惊人的变化:平凡懦弱的人,变成了勇敢坚毅的人。例如耶稣的十二门徒,都是平凡懦弱、文化程度不高的渔夫、下层人、收税人等等,其中还有一个叛徒。他们没有财富、没有学问,甚至没有勇敢坚毅的精神。耶稣被逮捕时,彼得不敢认他,被钉十字架时,门徒们多半都逃走了。
为什么耶稣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这么大?人们都知道,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人多半属于这几种:大政治家,雄才大略,影响很多国家;大军事家,南征北战,靠武力影响世界;大财主,比如比尔盖茨,举办各种事业;大学问家。比如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比如苏格拉底有了不起的弟子柏拉图,影响西方思想2000年。
但是这四种人,耶稣一种都沾不上边,但是历史上数不清的人,现在也有二十几亿人相信他。他怎么会影响这么大?他是偏远地区小村子里一个小木匠的儿子,不是军事家、政治家,不是大财主、大学问家;他的门徒也只是12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耶稣对世界的影响力,只能用神来解释,因为从人的理性来看完全不符合逻辑,怎么推也推不出他会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人。当然还应该说,能够造出一个新文明的力量,不可能是几个人,什么诗人哲人等等,而只能是一种超出人间的力量。
耶稣的门徒们,从原先的平凡懦弱,变成了后来的勇敢坚强,也是如此。保罗、彼得后来都甘愿殉道——彼得被倒钉在十字架上,他觉得他不配像耶稣那样死,所以要求倒钉十架;扫罗变成后来的保罗,从司提反被石头打死时帮别人"看衣服"的,变成一个不怕死的、向外邦传道的使徒。还有千千万万的基督徒,为信仰而殉道,他们从平凡懦弱变为勇敢坚强,是因为圣经告诉他们:"不要怕能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
所以当时的希腊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学之父的盖伦评价说,"基督徒追求正义,不亚于真正的哲学家"。
因为正义,哲学家是用语言去争取,当然语言有时候就是行动。但是哲学家讨论正义,老百姓不讨论,能过日子就行了。但是作为老百姓的基督徒,居然像一些哲学家一样去追求正义,不害怕被皇帝扔进斗兽场喂狮子。这不能不说是惊人的转变。
无数的人在转变,这就意味著文明在改造。后来的文明"重生",原因也在这里。
(未完,请关注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