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動典禮邀得候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主禮,並學院商學院義務副教務長兼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司徒永富博士分享「以道德為本的商學教育」。司徒永富認為基督教教導中講信、望、愛,這些都是企業的根一樣的普世價值,基督徒應以這些價值治理世界。而沈祖堯教授則以聖經約書亞記經文鼓勵柏祺大學在商業社會的「戰場」中要剛強壯膽,緊緊追隨神的旨意,在商界中作鹽作光。
典禮中一眾主禮嘉賓將手中的小盆栽放進大花盆中,寓意每位同學的抱負在柏祺大學的培育下可更茁壯成長,造福人群。
課程通過教育局審評 質素合乎水平
柏祺大學(香港)在2006年開始在港辦學,為本地教牧信徒提供「全球城巿轉化式領導」教牧學博士課程。為了更適切地回應社會的需求,柏祺大學再增設工商管理學院及兩個商業課程,裝備商界、政界及社福界領袖以誠信辦事、以公義營商等。
工商管理學碩士不論信仰背景,招收有至少兩至三年工作經驗者修讀;社會企業碩士課程則招收有志裝備投身或進深認識社會企業的信徒報讀,課程亦加入神學必修科目,以鞏固神學知識基礎。
拓展總監張國賢表示,課程通過教育局對非本地高等教育的嚴謹審核要求,最終獲批淮開辦,說明課程質素合乎水平。
基督教道德為本 確保本土化 適合從事社會服務的同工報讀
師資方面,院長陸輝表示,社企碩士現有的老師中約有四分之三來自美國院校。因此香港的學院設有籌委會,設計每個科目裡所需要的本地化元素,使之能與外國元素結合,達至課程能切合本地需要。他表示以後將平衡本地與海外老師的比例,望能做到一半半。
他又透露學院與美國管理學上著名的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有相當好的關係,因此亦將有他們的老師在柏祺任教。
他又表示,此課程適合現正從事社會服務及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的同工報讀,以理論觀念幫助他們整合實際服務經驗,推動事工在闊度和深度上前進;同時亦適合任何當企業老闆、或有意將生意變成社企的信徒就讀。
現時本地亦有學院回應社會需要提供社會企業課程,但碩士程度的課程仍為本港首個,而以基督教道德為本的商學教育亦只此一家。陸輝坦言很難預計新課程是否會刺激更多學院舉辦碩士程度的社企課程,但若有其他學院因此看到需要而願意舉辦同類課程,亦為美事。
參加者對課程反應積極
一位參加弟兄對有關課程感興趣。他表示自己正在修讀一本地學院的財經科課程,但由於沒有基督教道德為基礎,課程只著眼於如何賺錢,而鮮有提及社會責任或道德等。他認為課程是否能幫助提高道德價值的眼界應為進修的重要考慮因素。
現正投身社企工作的趙先生對柏祺主辦社企碩士課程表示歡迎,認為本港需要更高水平的課程,為有心辦社企的人士提供紥實的理論基礎。
相關新聞 沈祖堯獲《聖經》亮光 願負中大校長任命 陸輝談社企碩士課程:信仰與專業的整合 司徒永富從「問題白飯魚」談到企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