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神學家:中國基督教在壓力下仍興旺發展 編輯室 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上午10:32 曾在2001年至2007年於北京事奉,並於2007年在北京一神學院任教的德國籍新教神學家格羅爾德‧海因克(Gerold Heinke)日前在當地的《新蘇黎世報》上發表文章說,基督教在中國雖然面臨壓力仍發展迅速,信徒人數已超過7千萬,該數字的急速增加說明基督教在中國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興旺發展。 據《德國之聲》報導,這位德國籍的神學家還從幾個方面分析了推動這一發展趨勢的原因。首先是「基督教信仰超越家庭,具有萬眾一心的集體精神」,他分析說,「中國社會十分以家庭為中心,但經濟發展迫使千百萬農民充當農民工在中心城市打工,打破了家庭結構,教會社區可以為他們提供一種替代家庭的生活方式。」 第二,則是基督教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方式來提供屬靈的釋放,如教會集體為病人進行禱告,按照新約全書的方式把手放在病人額頭上給予祝福或者通過教會社區關心幫助那些往往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的病人等。第三則是社會上人們追求理想和人生的意義、尋求上帝,而在這方面基督教也可以為中國當今社會提供與眾不同的內容。 這位神學家還特別提到了他對中國家庭教會的觀察,他發現這些家庭教會雖然或多或少受到壓迫,但仍舊活躍傳播福音。他還說到,在中國做基督徒並不容易,因為基督教一直不是主流社會的一部分。 「中國人成為基督徒總是意味著成為少數群體,會給日常生活增加麻煩,他們不得不忍受迫害。在中國,成為基督徒也是逆潮流而行。但也許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基督徒才富有活力:因為只有活魚才能逆流而上。」 他還說到,在中國基督教的發展迅速,現有的教堂等設施無法適應不斷擴大的需求。他表示,在這個發展趨勢中,更多的體現的是信徒的活力,而且這也使得「基督教在中國仍然有很大的活力,教會在繼續壯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