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发布基督徒移民意愿:逾三成5年内离港

明光社发布基督徒移民意愿:逾三成5年内离港
调查:三成多基督徒5年内倾向移民
香港社会环境变迁移民潮未有减退,基督徒群体对移民有何意愿?明光社进行有关调查并于8月27日举行发布会,发现三成多信徒倾向5年内移民,另期望教会"加强灵命培育"及"改善政教关系"等。

参与者背景:中成年教育程度高

明光社生命及伦理研究中心委托香港树仁大学商业、经济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进行一项名为"香港基督徒移民意愿与生活状况研究",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方法,于3月至6月于网上进行,收回有效问卷956份。

参与者以成年和中年人士占比重最高(26-45岁:29.9%;46-65岁62.9%),其中教育程度亦高(大学程度:33.6%;硕士或以上程度:43%);经常参与教会活动达76.3%;经常参与教会服侍有50.5%。

三成多五年内移民:盼教会争取社会公义、宗教自由

调查发现倾向5年内移民占33.2%,无论留港或倾向移民的信徒,皆期望教会最需要多做"加强灵命培育"、"努力广传福音"、"更多教导圣经"及"改善政教关系"。对于"改善政教关系",五年内可能移民的信徒较留港者统计上更期望"更多彼此守望"、"争取社会公义"及"争取宗教自由"。

留港者盼教会加强灵命培育

至于留港信徒,认为愈"对于未来充满信心",愈能增加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当"生活满意度"增高,一方面愈期望教会"加强灵命培育"、"更多教导圣经"、"更多彼此守望"及"努力广传福音";另方面减少他们期望教会最需要多做"争取社会公义"及"争取宗教自由"。

移民者两难:子女教育、照顾父母

研究又发现,影响五年内有可能移民信徒留港或移民的决定因素:"子女教育"与"移民的可能性"统计上有正向关系,然而"照顾父母"与"移民的可能性"有负向关系,反映子女教育增加移民信徒决定移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信徒要照顾在港父母在移民一事上有挣扎。

主办单位就调查提出4项献议:1. 教会公开讨论移民的问题;2. 教会与留港信徒加强守望同行;3. 为移民信徒提供当地网络;4. 教会为未来转型作准备,例如人才培训、事工策略、资源运用的转变。

周年研讨会探讨信徒去留与立命

明光社生命及伦理研究中心当日亦举行周年研讨会"去留.安身.立命",会中邀请牧者与神学院老师探讨香港移民潮信徒去或留的挣扎、牧者如何牧养等。

播道会雅斤堂主任牧师陈传华认为,无论离去或留下的信徒需回应、行出时代的异象和使命,以耶稣复活的力量去活著。宣道会屯门堂主任牧师游淑仪呼吁教会,积极传福音、装备"留"港信徒、培育领袖、策划门训帮助信徒灵命扎根。

旺角浸信会堂主任牧师陈明泉分享与会众同行的经验,教牧团队按其呼召留下陪伴弟兄姊妹;执事会成员亦承诺坚守教会,以及疏解留港会众的情绪。丰盛社企学会会长纪治兴引用圣经中的"转化"及"灵巧"两个概念处理去或留的危与机,大改变是一种"机遇",遇到逆境或危险也灵巧地自保。

资深临床心理学家谭日新认为去留没对错,不应互相指责及批评,以爱和勇气面对当下的抉择。建道神学院滕近辉教席副教授高铭谦,用传道书宏观看人类离开、留下与回归的意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