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研究成果有助于攻克癌症

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研究成果有助于攻克癌症
图为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揭晓。(图:STNN.CC)
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今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及杰克‧绍斯塔克,因为他们在染色体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三方面难题,即"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

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因此可以说,端粒在细胞老化过程中起著关键作用,也在细胞癌化过程中起著决定性的作用。

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癌症细胞利用端粒酶来支撑自己无控制的"疯长"(不正常的迅速增长)。科学家正在研究是否能用药物遏制端粒酶,从而治疗癌症。评选委员会表示,端粒酶在许多癌细胞中非常活跃,"如果能够摧毁具有这么高活动性的细胞,那就有可能治疗癌症"。委员会亦评价说,这三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为世人理解细胞(运行机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摸清疾病原理,促进开发潜在新疗法"。另外,端粒酶缺陷可以引起某些遗传性的皮肤病、肺病和某种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次,被誉为"光纤之父"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高锟博士与另外两名美国科学家,共同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学奖。高博士是第六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目前人在加州的他,凌晨三时得到自己获奖的消息时表示"深感荣幸"。

高博士说:"诺贝尔奖少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故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他还幽默的说:"有赖光纤的出现,这个喜讯已于瞬间传遍千里。"

相关新闻 诺贝尔奖选出百年来最受尊崇得主 活现基督徒见证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