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巴掌日"源于1998年美国,后国际社会将每年4月30日定为"没有巴掌日",呼吁停止体罚、以非暴力方法管教儿童。防止虐待儿童会自2005年起每年响应"没有巴掌日",推行倡议及教育活动。
防止虐待儿童会指出,体罚为儿童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造成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缺乏自制能力等,影响身心健康。体罚既不能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错误,亦破坏家庭和谐,更甚的造成儿童仿效暴力行为,建议应该停止体罚,而用积极正面的管教方法教育儿童。
该会还指出,不少虐儿个案的施虐者由误以为造成较少伤害的体罚开始,然而体罚的严重程度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升级,变成身体虐待。
总干事何爱珠表示,体罚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更不止于身体上的痛楚,还会在心灵上留下永不磨灭的烙印,这种暴力行为更有可能一代接一代承传下去。故此管教儿童是需要的但必须使用非暴力的方法。
该会还作出多点建议,包括促政府设立儿童事务委员会,制定长远的儿童发展政策,亦建议建议政府仿效其他国家立法禁止体罚,包括家庭层面的体罚,实行对体罚儿童零容忍。同时该会亦促请政府为家长及公众提供教育及支援,帮助他们掌握合法和正面的管教技巧。 现时全球有32个国家立法实施全面禁止体罚,保护儿童在任何地方免受任何形式的体罚,包括家庭中的体罚。这些国家包括:瑞典、芬兰、挪威、奥地利、塞浦路斯、丹麦、拉脱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以色列、德国、冰岛、乌克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希腊、荷兰、纽西兰、葡萄牙、乌拉圭、委内瑞拉、西班牙、多哥、哥斯达黎加、摩尔多瓦共和国、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波兰、突尼西亚、肯亚、刚果共和国、南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