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人士确实需要依靠父母非常多,一般孩子自己能够有的学习能力,他们都不懂,都需要父母去教。"李太见证说:"他不是我的包袱,而是我的祝福,让我更加体会到又活又真的神。"
"无比的耐性 不停不停地教"
一开始得知儿子患有唐氏综合症,李女士直言难以接受,心里非常难过,感到很难与婆婆公公交待,加上在26年前大家对唐氏综合症还没有很多认识,带儿子走在街上引来很多好奇或歧视的目光;许多时候亲朋好友在兴高采烈地谈论子女的话题的时候,一句"你的儿子呢"更让她感到非常难讲出口。
医生检查儿子智商得49,属于中度弱智;医生说任何弱智的人士能够学习的,于是她给自己使命:"我要尽我一生的努力,把儿子的智商发挥出来,教导我可以教导的地方。"
"正常人成长自动会懂去做的事情,包括婴儿所有的本能他都不会,不会吃、不会吞、不会认字、不会认路……每一个都要教。"李女士分享说:"他们不是不能够学会,但要用合适的方法,加上无比的耐性,10次不行,100次,100次不行,1000次,直到他学会为止,到现在还是不停不停地去教。"
"我教他学习洗澡用了1年,然后用了10年的时间教导他自己可以去泳池游泳,他现在可以自己去做很多事情。"
"智障人士父母都知道,他们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不在世的时候,谁去照顾他们?"李太说,"我们是会去世的,我们都知道自己是『摊长去做后事』,所以能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能教他学会多少就教多少。"
"我不会因为我的担心而阻碍了他向前"
她指责很多弱智儿童家长太过接受和迁就子女,以为他们什么都认为不懂,什么都学不会,替他们做所有的事情。"有的到了20岁还继续为他们洗澡,我问这些家长『如果我们明天死了,谁给他洗澡?』『为何不让他自己上学放学?』,他们说『免得自己担心不如自己做埋』。我对她们说担心是你自己的担心,但你要教导他们自己生活的能力。"
李女士表示,有些家长连遵守纪律都认为他们不行,说他们不需要,这是错误,是过分接受和过分溺爱。
她表示儿子现在可以自己从跑马地的家坐车去薄扶林训练中心上学,过程中充满泪水。过去每次带儿子上学都反复不断地教导他这里是什么哪里是什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告诉儿子:"你应该可以自己上学啦"。送儿子出门然后她在后面跟著儿子,直到看到儿子顺利上车,才安心往回走,这时感动得泪水直流下来,"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哭,但是泪水一直掉。"
"每次他自己上学我都害怕到呕,希望没有事情发生,因为他根本没有应变能力,万一巴士死火了他就不知道怎么办,我又不在他身边教他;所以我每次都祈祷。"
「一次学校老师带电话过来说他没有到学校,我担心到要死;过了一段时间学校中心又打电话过来说他到了。他回家之后我问他发生什么事,原来他乘对了5A的巴士,但是中途睡了,于是他就坐到总站下车;然后再乘5A回去跑马地上车的地方,再乘5A去学校;就是回到起点再做一次,我很高兴他能用自己的思考去处理的事情。
"我不会因为我的担心而阻碍了他向前。"李太说,现在儿子有自己的空间和思考,不需要每一刻都跟著我,带他去哪儿之前都先咨询他的意见,他说去才去,不去就不去。
"我与儿子一同成长"
在这过程中学到什么?李太说:"我与儿子一同成长的,我从来不觉得他是很大的负担,我这样看:是他让我成为一个比较有恒心和耐心的人。He make me a better person。"
"任何智障人士都是可以学习的,我不能够改变他什么,而是我要改变自己去让能够学习。"
"我懂得了感恩,健康不是必然的,我不会要求孩子靓仔、聪明,因为孩子出生有正常智力和健康已经是天父给的最大恩赐。我常说为著我大儿子而骄傲,却从没有说过为二儿子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