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MIRROR事故判決 阿Mo「不向命運低頭」願積極復健回應神

在絕望的縫隙裡,執著地尋找光的方向

MIRROR事故判決 阿Mo:願積極復健不向命運低頭
男團MIRROR三年前紅館演唱會嚴重事故,舞蹈員李啟言(阿Mo)至今仍住院留醫。(圖:李啟言臉書)
男團MIRROR三年前紅館演唱會嚴重事故,舞蹈員李啟言(阿Mo)與另一舞蹈員張梓峯(阿峯)被懸掛半空的巨型屏幕擊中。當中阿峯事發一年後傷勢已恢復,而阿Mo意外中嚴重受傷,現今仍住院留醫,情況一直備受關注。

負責演唱會工程的總承辦商藝能工程被揭涉虛報屏幕重量,將天花懸掛原重5萬磅的器材報稱1.23萬磅,且意外前一天已現傾斜。區域法院上月30日裁決,辯方指呈上的資料有疏忽,但未致欺詐。法官同意文件顯示製作者有疏忽,指三人或因缺乏經驗造成事故,錯誤過於明顯,認為非故意瞞騙,裁定串謀欺詐罪均不成立,三名演唱會負責統籌的職員脫罪。

Mo父李盛林牧師一直每周發出公開代禱信,交待兒子情況。他在判決之後連續兩周的代禱信中表達了感受。

不滿「缺乏經驗」成「免死金牌」?

在6月1日、亦即判決翌日發出的代禱信149「雖困惑、仍帶著恩典前行」中,李盛林牧師夫婦則對裁決結果發出疑問「難道『缺乏經驗、疏忽無能』竟成了殺人的免死金牌?那些輕率填報數據的手,看似無心,卻實實在在地奪走了阿Mo的人生。」

作為父親,李牧師表達了對兒子三年來掙扎求生的痛心,:「阿MO這三年,是怎樣從血肉模糊中掙扎求存?如何在每一次生死邊緣咬牙求生?」控訴肇事人失職﹕「那些以『經驗不足』為盾牌的人,那些聲稱『未及細閱』便草草簽核的主管—— 難道一句推諉,就能抹去血淚?」

李牧師借聖經《約伯記》,指阿MO所經歷的恰如約伯所遭的試煉,此「飛來橫禍」至今已三年,他仍未能恢復自主行動能力,但此事讓他越發體會生命的奧秘及人間難以測透的命定因果。

寬恕是信仰核心 但正義的天平不容傾斜

而在剛過去周日(6月8日)發出的代禱信150「阿信的故事 - 命運是對手」上,李盛林牧師繼續對判決提出質疑:「是否因『入錯罪、告錯人』,以致無法讓造成這嚴重事故的人承擔法律責任?」

由此他分享了對寬恕與正義的思考:「身為基督徒,我們深知寬恕與接納是信仰的核心,但正義的天平同樣不容傾斜——就像大衛王,縱然蒙神憐憫,仍必須直面罪的代價。」又說:「『寬恕』,從來不是免責的藉口;『承擔』,才是真正悔改的重量。」

李牧師再以約伯為喻。雖然內外交迫,獨自背負重擔,受到四位友人的輪番詰難更令他陷入困惑與絕望,但神的介入令約伯心中豁然開朗:「讓他真正領悟,這浩瀚世界並非圍繞著他運轉,而是彰顯著神奧妙無窮的智慧與權能。」暗示雖然對等待三年的判決結果感失望,心中仍存疑惑與不忿,更質問「公理何在」,但他已交託上帝,祈願終有釋懷之日。

「願以積極復健回應神 作為生命的補償」

幸而,雖面對身體上的限制,阿MO仍展現出積極樂觀、盼望面對的生命力。

李盛林牧師借日本著名電視劇《阿信的故事》映照阿MO的堅韌不屈:「阿MO,每一次復健的咬牙堅持,都讓我眼眶發熱。在神經被刺激下,他的肌肉顫抖著,彷彿在與命運的桎梏抗爭,但他仍用盡全身力氣,一次又一次地挑戰極限。」、「那不只是肉體的掙扎,更是一顆不肯屈服的心,在絕望的縫隙裡,執著地尋找光的方向……正如約伯一樣。」

李牧師又請求大家代禱,他寫道:「 請為阿MO 內心雖與常人一般深感不解,卻仍在神的恩典中,更願以積極復健回應神,作為生命的補償與前行的動力。」

又寫道:「面對紛至沓來的關切與鼓勵,阿MO感謝大家的關心與支持,並表示他仍將堅守盼望。雖然事故耗費了他寶貴的青春歲月,但他決心以積極復健作為生命的補償。」

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49 (20250601) 「雖困惑、仍帶著恩典前行」 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50 (20250608) 「阿信的故事 - 命運是對手」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