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网上日记"拓阔青少年交往空间 • 调查显示七成半参与后增进对朋友的了解和关心

「Blog 网上日记」拓阔青少年交往空间 • 调查显示七成半参与后增进对朋友的了解和关心
"Blog 网上日记"拓阔青少年交往空间。
突破机构资讯研究组领导的【香港青少年研究档案」工作小组,于本年2月至3月期间进行了一项「网上日记与青少年问卷调查」,发现本地青少年大多视网上日记为抒发感受和自我发表的平台;七成半参与的青少年表示,透过网上日记交流之后,朋友间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关心。调查显示,此新兴的网络平台正缔造一个年青人感性表达的空间,推动青少年进深表达和彼此了解。

是次调查以"网络问卷"形式进行,问卷存放于网站及新闻组等地方,对象为10至29岁曾接触网上日记的青少年,共收回有效问卷1064份,回收率为51.0%。受访者较多为女性(62.5%),八成(80.9%)依然在学,逾一成半(16.33%)为全职工作人士,分别有四成多具中学程度(49.6%)及大专或以上学历(48.3%)。

青少年炽热参与网上日记 调查发现,接触"网上日记"的青少年大多看过"朋友"(97.0%)或是"陌生人"(63.0%)的网上日记,七成半(75.5%)曾参与写网上日记。参与的青少年大多(61.8%)已经写网上日记超逾一年之久,更有两成多(27.2%)是两年以上,八成半(84.5%)会每星期为日记进行更新,近半(48.9%)每次更新会花半小时以上。记录内容最主要是关于"生活琐事"(72.8%)、"朋友相处"(70.8%)、"学业/事业"(62.4%)等范畴,部分亦会"写下我对社会时事的看法"(27.3%)。

网络推动青少年进深表达自己 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与的青少年认为网上日记最重要给予表达和抒发的机会,包括"能让自己宣泄感受、想法、意见"(77.9%)、"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发表空间"(50.4%)。同时,他们会利用日记平台抒发情感,从而进深表达自己,例如"可以让我尽情抒发感受"(77.7%)、"驱使我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与人分享"(61.5%)、"使我能放胆表达自己平日不敢说出来的看法"(49.9%)。表达过程中更提升了青少年的自我认识,能让他们"更深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受"(67.0%)

开放的空间内可进行人际交往 从调查得知,参与的青少年会让"大部分"或"全部"的个人记录公开给别人看(85.2%),六成(59.9%)更会主动通知朋友自己网上日记的位置,显示"网上日记"是开放的个人空间。调查进一步发现,参与者会利用此空间的特性进行人际交往,例如藉著网上日记可以"让人知道我的行踪、感受、想法和生活"(38.5%)、"多一个跟朋友沟通的渠道"(26.3%)、"让朋友知道我的事情后来关心我"(21.6%)、"能向朋友讲出见面时不敢说出的心底话"(19.2%);具以上心态参与的青少年高达六成四(64.3%),显示网上日记正扮演著某部分的沟通能。所以,三成多(36.0%)参与者认为它是"是有效的人与人沟通工具。"。

参与后增进朋友间了解和关心 调查同时发现,七成半(75.9%)表示参与网上日记交流之后,朋友间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关心,包括"知多了朋友的情况或想法"(64.4%)、"朋友多了明白自己"(52.0%)、"朋友间多了互相关心"(51.6%)。深入分析显示,表示增进了解和关心的青少年,都是参与网上日记较活跃、年期较长的人士,当中以15至24岁青少年比率较高。

另外,调查尝试分析参与者的个性(是否内向)、个人自尊感、生活满意感等取向,发现其参与行为与以上各项因素都无关,显示参与者绝非"隐蔽人士";此外,亦只有极少数参与者会于日记"记述事情时夸大其事"(5.7%)、"记述不真实的资料"(4.3%)等。此结果相信可以减少社会人士对网络媒体的负面定型。

突破传统人际相处方式 参与是次调查的大学生范彩芬认为,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活动,并不如印象中的负面。反而是有助青少年成长的媒介。调查亦反映本地青少年能够善用网络媒体的特性,为朋友间的交往缔造特殊的空间。新媒体成为了青少年表达自己真实内心感受的重要平台,能够突破传统的人际相处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多一个彼此倾吐心事、增进了解的机会,同时有助青少年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从事网络研究多年的突破研究干事陈之虎表示,本地的网上日记使用和发展,以个人内心表达和强化人际交往为主;反之在内地的网上日记(或称"博客文化"),则较多以此为讨论社会时事、发表个人言论、创作(小说、写作)的空间。可见两地年青人都把握网络媒体,各自开拓自己所需要的交往或言论的空间。陈之虎认为以网络作为自我表达和创作平台,有助青少年的成长、人际交往和创意发挥,值得鼓励。学校与家长可鼓励青少年更多利用此平台,除了自我表达,亦可作为讨论、创作、思考、相互关怀的空间。

什么是"网上日记"(Online Diary) 可于网站开设的个人户口,或由个别人士自行制作,参与者会不时为该内容进行文字、图像等更新(毋须每日更新);内容可多样化,不一定是个人事记,可以是时事看法,个人感受和内心剖白,随参与者喜欢。系统可选择是否公开予朋友或陌生人观看,并于留言处与访客交流。参与者可透过系统知会朋友到访,让他们得知自己近来的想法、感受和心境。记述内容会累积,并附有日期,最新更新的在最上方;积聚起的个人记述,可谓详尽的个人档案。(由于参与者多以记事为主,本地多称为"网上日记"(Online Diary),内地的流行名字则是"博客",源自英文Blog或Weblog,制作此类网页的人称为Bloggers。)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