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康貴華:幫助同性戀信徒「在愛中飛翔」 編輯室 2012年7月12日星期四 下午3:17 穿著一件T-shirt,上面寫著 “Fly in Love, Grow in Freedom” (在愛中起飛,經歷真釋放)的精神科醫生康貴華身上的衣服是由馬來西亞的同性戀者所送贈的。 康醫生服侍同性戀社群多年,他以輔導的專業幫助他們,與他們同行。他表示,不少人都經歷到在同性戀的掙扎中、在教會的愛與真理裡仍然感到愛中飛翔,並在真理裡釋放。 這樣的經歷並不是個別的,不單在馬來西亞,香港、台灣及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亦經歷這樣的釋放。但可惜這一類在教會中被牧養的例子被忽視:「社會彷彿看不到這班人的存在,教會亦不覺這班人存在。」他希望讓人知道教會裡其實有不少同性戀掙扎的信徒,並且希望教會及肢體準備好與他們同行。 不少信徒想起「同性戀」反應會較負面,會將之聯想到不正常、愛滋病等等,卻少想到他們的需要。康醫承認這現象的確存在,因為同性戀的信徒多是隱藏自己的一群,教會不容易接觸得到,對他們的需要和掙扎亦較陌生。 如何關心同性戀的信徒﹖他認為第一是信徒不要單從罪的角度看,亦同時要用愛的角度看同性戀。他憶述第一次舉行同性戀者的互助小組時,參加者都顯得相當的焦慮與不安,令他想起耶穌看到人群時,慨歎他們如羊沒有牧人一般,對他們心生憐憫。 他指出不少人知道肢體有同性戀傾向時,可能欲急急轉介與牧者跟進。但他建議要持續的關心肢體:「他們告訴你後會很擔心你會有什麼反應,是否對他們表現冰冷,或木口木面﹖盡量多向他們表達善意,對他們熱情多些。」但康醫強調,無論對方是否願意改變他的性傾向,都要尊重他的自決權,無論他選擇改變或不改變。 他又表示,每個人都是神所愛的,看重的不單是同性戀的罪,更是全人的關顧。他建議用一年或年半,每兩至三周一次個別進行關顧,每次可以一個半小時左右,關心對方有關同性戀的近況,針對對方的需要與他進行查經或一起默想,同時亦關心對方生活上其他的需要,並與他一起作禱告的服侍,如此與同性戀的肢體同行。(讀「關顧同性戀信徒六大原則」) 他認為今天神要求教會關愛同性戀者多於指摘、審判他們:「但你要感受到神對他們的愛,才可堅持愛他們、與他們同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