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談由聯會出版委員鍾健楷牧師主持、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資深牧師李炳光、天梯使團總幹事黃瑞君牧師、以勒基金總幹事陳歐陽桂芬女士、三福總監李鴻標牧師,以及聯會總幹事陸幸泉牧師。
去年葛佈,全港教牧同工積極參與,動員全港教會響應,結果入場人次達34萬,3萬多人決志,成績婓然。佈道會講員為舉世知名、當今最著名的佈道家葛培理的兒子葛福臨牧師,不能不記一功。
李炳光牧師認為外國名家能產生「明星效應」,憑個人吸引力及宣傳攻勢便能使更多參加佈道會。但李鴻標總監表示,名家與否並非佈道會關鍵,教會彼此同心、禱告和包容才是成功要素。他指出外國佈道家對香港教牧同工富有號召力,香港本地講員卻無法動員全港教會推動佈道事工,情況值得反思。
此次葛佈每場都有不少各類型節目,包括千人詩班、樂隊、外國福音歌手演唱等,然而訊息時間卻只有約40分鐘,當中更佔約半為翻譯及呼召,不少參加者表示對講員訊息時間太少表示失望。
鍾健楷牧師亦提及此問題,帶起了「多元化的節目襯托起福音訊息,還是福音訊息為重」的討論。李鴻標牧師及黃瑞君牧師均沒有正面回應這問題,但強調多元化、本地化的節目須與佈道會及講道主題相融合,達致相輔相承之效。
在安排上,李鴻標牧師提出讓香港教牧同工效法葛培理佈道團的運作模式的建議,即集合本地經驗豐富的教牧同工組成佈道事工團隊,以專門舉辦大型佈道會。身為聯會總幹事的陸幸泉牧師提出聯會可在大型佈道會中擔當帶領工作,讓不同宗派教牧、機構成員及信徒領袖參與分工,這樣能既動員不同宗派和機構參與,又能促進彼此合一。
教牧又提到,教會能推動信徒更多使用互聯網作宣傳佈道會之用,能節省大量宣傳費用,更能推動年青信徒使用科技傳福音。
(資料出自《基督教週報》2266期專題文章。此前忽略加上資料出處,懇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