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由联会出版委员钟健楷牧师主持、循道卫理联合教会资深牧师李炳光、天梯使团总干事黄瑞君牧师、以勒基金总干事陈欧阳桂芬女士、三福总监李鸿标牧师,以及联会总干事陆幸泉牧师。
去年葛布,全港教牧同工积极参与,动员全港教会响应,结果入场人次达34万,3万多人决志,成绩婓然。布道会讲员为举世知名、当今最著名的布道家葛培理的儿子葛福临牧师,不能不记一功。
李炳光牧师认为外国名家能产生"明星效应",凭个人吸引力及宣传攻势便能使更多参加布道会。但李鸿标总监表示,名家与否并非布道会关键,教会彼此同心、祷告和包容才是成功要素。他指出外国布道家对香港教牧同工富有号召力,香港本地讲员却无法动员全港教会推动布道事工,情况值得反思。
此次葛布每场都有不少各类型节目,包括千人诗班、乐队、外国福音歌手演唱等,然而讯息时间却只有约40分钟,当中更占约半为翻译及呼召,不少参加者表示对讲员讯息时间太少表示失望。
钟健楷牧师亦提及此问题,带起了"多元化的节目衬托起福音讯息,还是福音讯息为重"的讨论。李鸿标牧师及黄瑞君牧师均没有正面回应这问题,但强调多元化、本地化的节目须与布道会及讲道主题相融合,达致相辅相承之效。
在安排上,李鸿标牧师提出让香港教牧同工效法葛培理布道团的运作模式的建议,即集合本地经验丰富的教牧同工组成布道事工团队,以专门举办大型布道会。身为联会总干事的陆幸泉牧师提出联会可在大型布道会中担当带领工作,让不同宗派教牧、机构成员及信徒领袖参与分工,这样能既动员不同宗派和机构参与,又能促进彼此合一。
教牧又提到,教会能推动信徒更多使用互联网作宣传布道会之用,能节省大量宣传费用,更能推动年青信徒使用科技传福音。
(资料出自《基督教周报》2266期专题文章。此前忽略加上资料出处,恳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