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異恩典與黑奴釋放歷史
《奇異恩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描述十八世紀的英國年輕議員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年僅21歲便被選為下議院議員,一生致力廢除黑奴貿易,提案多次遭否決仍不氣餒;他成功統合了分裂的勢力,不畏與當權者保守勢力抗衡。在他多年努力下,英國國會最終在1807年通過廢除奴隸交易的草案。至今恰逢二百週年。
影片的另外一名反奴隸制度的人物,就是著名基督教聖詩《奇異恩典》作詞者約翰.牛頓 (John Newton) 。他曾經是一位販賣奴隸到英國的商人,後來因一次航海時遇上了大風浪,他禱告祈求神的憐憫,最後他平安了,自此他把自己獻上給主。信仰堅定的他,是威伯福斯的精神導師,在威伯福斯曾想放棄從政時給予許多鼓勵與啟發,使威伯福斯決心一生服務人民。
今日人們需要奇異恩典
今年2月《奇異恩典》於美國上映之時,掀起一股福音旋風。2月18日美國超過120所灣區的教會舉辦「奇異恩典」主日,信徒在崇拜中同聲高唱《奇異恩典》,並一起欣賞電影片段。其後英國、南非、澳洲、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台灣等陸續響應舉辦。
獲得《奇異恩典》版權的香港機構博華思以及協助推動的影音使團,鼓勵香港各教會響應《奇異恩典》主日崇拜,於10月21日崇拜上,與信徒同唱《奇異恩典》,榮耀至高的神、重尋個人使命。
為觀衆更能體會電影所表達的福音信息,博華思邀請樓恩德牧師撰寫了一本《奇異恩典續集》的福音小冊子。樓牧師表示,「昔日形式上的之奴隸制度在現代社會中不可能存在,但是今日仍有不少人正過著奴隸般的生活。」所以,《奇異恩典》福音使人得救的信息,今日同樣適用,使人獲得真正的自由,重見光明。
福音轉化城市
除了推動奇異恩典主日外,博華思亦表示,電影的一切票房收益,扣除所有開支後,將會用作推動「心愛香港」城市更新項目的慈善用途。「心愛香港」首炮活動為10月19日舉行Shalom HK大遊行,號召全港信徒參與,向市民分享主愛。之後將針對扶貧、内地神學教育、青少年音樂敬拜等推出多個慈善項目,推動建造一個和諧有愛的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