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临床心理学家叶剑青亦指出节目内提供的导师用攻击自信的手法,给盛女们灌输另一套价值观,或会为她们制造更多不安感,甚至影响她们日后的社交生活。
前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副教授何芝君反对节目鼓吹"女性嫁不出去便是失败"的错误观念,又强迫盛女们跟从一种单一的打扮及行为模式,无疑将她们看成待售的商品。她又指节目中传递出"找不到伴侣是因为外表"的价值观,恐怕会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节目中为性格硬朗的盛女打扮成"索女",仿如复制芭比商品公仔。声称为"两性关系专家"的Santino教女角们与男士对话要以45度的角度侧身等等,无视众女的真本性之余教人哭笑不得。又如其中一名女角Bonnie经外貌"改造"后被"导师"指"个样就似中环,一开口就变咗旺角",不少观众认为批评不当。
不过亦有观众认为,节目里面帮助女性为提高自信、取悦异性而选择从外表著手改造自己、学习社交及了解男女关系等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亦有人认为《盛女》纯粹娱乐节目,与台湾电视剧《败犬女王》及大陆的征友节目《非诚勿扰》相似,无需对《盛女》大加讨伐。
不过,观众对节目中称为专家的"导师"似是而非的价值观以及节目的广告味道可能未必采取那么宽容的态度了。有网友发起"向盛女爱作战说不"facebook社群,网友表示:"我们相信,美丽的定义是多完的,节目却强迫女性们学习单一倒模的扮靓和行为模式,为香港文化造成恶劣的影响"。
该社群提出"要踢走伪心理学专家"、"拒绝美容广告植入"及"不要单一美丽定义"等,截至今天已得到2100多名网友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