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与利玛窦"国际研讨会称经济发展也需要宗教自由

「今日中国与利玛窦」国际研讨会称经济发展也需要宗教自由
"今日中国与利玛窦"国际研讨会4月29日在罗马举行(图:亚洲新闻)
"今日中国与利玛窦"国际研讨会4月29日在罗马举行,梵蒂冈以及从事与现代中国进行知识及基督信仰交流对话的学者与专家及神职人员与会。大家共同就研究400多年前曾对中国发展造成深远影响的利玛窦对今日中国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研讨会结论指出,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和科学的同时,亦需要与宗教自由结合在一起,只有能够将科学和精神、经济和宗教自由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才能缓解和改善精神空虚、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

此次研讨会是由亚洲通信社发起,罗马书政府赞助,意大利一基金会资助的,以纪念利玛窦这位开辟在北京定居,向中国人的世界传播福音先河的耶稣会传教士逝世400周年。1615年5月11日,在中国传教的利玛窦于北京安息主怀。

据主办方报道,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发表论文,另外,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卓新平教授和天主教北京教区副主教赵建敏神父因公务在身未能亲临研讨会,但赵神父特别致函大会祝贺大会的召开,同时作为利玛窦安息主怀的故地北京的宣武门南堂的负责人,他还专门写《祭利玛窦文》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其中,他写到:"天生斯人,乃金乃馨。卅年利公,始入中华。廿八西泰,终葬我伍。公生而悟,得其全淳。追怀我主,报洁没身。驰骋百家,锵然玉振。超然骥德,风鹜云腾。萧然绝尘,主徒长音"。

教廷万民福音传播部秘书长萨拉总主教在发言中,特别指出,虽然利玛窦给当时的中国带去了物理、天文、地理、科技、几何、音标学等很多宝贵的东西,但首当其冲的是他通过其基督信徒身份以及对中国的挚爱所传达的一切信息,而且利玛窦是当时天主教传教方式的更新者,采用充满了友谊色彩的传教方式,而避免了各种军事和政治上的冲突。

他还表示,今日中国需要"将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就、经济利益和对人的尊重有机结合起来"。他还呼吁在精神领域方面中国与国际方面有更多交流,并且呼吁中国和天主教会展开最大程度的对话。他指出,教会渴望在相互尊重和自由基础上"为建设各族人民之间友好、友谊和关怀关系的工作和努力"做出贡献,从而继续宣讲利玛窦神父及其继承人爱基督、爱中国的事业。

香港慈幼会士韩大辉神父还分析了利玛窦的名著《交友论》对现在正在努力谋求内外"和谐"的当代中国所具有的巨大现实意义。他表示,中西对话需要建立在"普世性友好"、将"天主超性"视为友谊源泉、并且向著宗教领域开放的人性智慧的基础上。

相关新闻: 内地多名学者参加辅仁大学利玛窦400周年国际研讨会 传教士利玛窦逝世400周年 中国四地举行巡回展纪念其贡献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