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救恩生活的丰盛

第八天午堂研讲道会--郭文池牧师《约翰一书》讲解

在今天的讲道中,郭牧师讲解了约翰一书5章5至12节的经文,鼓励会众因著得救的确据而过一个积极为神而活的得胜生活。 "这藉著水和血而来的,就是耶稣基督;不是单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约一5:6-7) 郭牧师说,上帝应许基督徒在信仰生命中过得丰盛,祂给我们的确据是有把握的。耶稣基督藉著水和血而来,这是神给我们的见证。什么是水和血呢?郭牧师详细说明了三种不同的解释。首先是指基督教的圣礼:即水礼及圣餐。可是圣经从来没有用血来代表圣餐,通常也是用饼来代表,而且这个解释的困难在于基督也不是从水礼及圣餐而出。 第二个解释是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事迹,在约翰福音19章34节记载了"惟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郭牧师说,在福音书的次序是"血和水",而约翰一书的次序是"水和血",所以意思上很难吻合。而福音书的"血和水"只能表明耶稣是完全的死去,跟约翰一书里说的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所表达的意义很不同。 救恩是藉著水和血来完成的 第三个解释也是大部分释经书的解释,"水"是指耶稣开始传道时,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血"是指耶稣受难时,十字架上流的血,祂的受难也表明公开传道的结束,所以救恩是藉著水和血来完成的。 郭牧师进一步说,约翰作者想强调的是后者--血,因为当时的异端洛斯底派,很想把希腊和基督教的思想混为一谈,他们从教父的著作中说,耶稣在受洗时,把"基督"和"耶稣"联合在一起,那什么时候"基督"离开"耶稣"这个人呢?就是在耶稣钉十字架时,因为太痛苦,所以"基督"离开了"耶稣"这肉身。因此,约翰特别想辩明的是,不是藉著水"耶稣"和"基督"才合而为一,他还要证明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祂是救赎主,是百分百的人,也是百分百的神,这样表明了耶稣基督在历史上的救赎工作。 客观和主观的事宾 所以,见证有两大类,一是客观的事宾,另一个是主观的事实。从客观的历史资料来看,我们的信仰是建基在耶稣基督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上,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是神。此外,也必须要有圣灵在我们心中主观的工作。在我们个人的经历上,如果不是圣灵感动人,没有人可以称耶稣基督为主,要不是又怎样可以俯伏在神的面前,称呼耶稣为主呢?这是圣灵的工作。 说到这里,郭牧师说,每当他想到这点的时候就感到很不配,"为什么上帝要跟我们讲道理呢?如果上帝是完全的神,祂统管所有,为什么要向我们作见证呢?就好像有时候父母都不跟孩子讲道理,因为孩子太小,所以我说你就听。其实你有权的时候,不需要解释的。就像老板会说,"This is an order"。可是上帝却说,我向你作见证,希望你接受。"郭牧师再说,神拣选我已经十分感恩,但他不单拣选我们,还把见证放在我们的面前,使你心服口服,这是很让人感动的。 见证是让我们有得救的确据 最后,见证的结果是怎样呢?以致我们有得救的确据。郭牧师解释说,"信神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神的,就是将神当作说谎的,因不信神为他儿子作的见证。"(约一5:10) 接著约翰一书5章11至12节说,"这见证就是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我们接受祂的见证,就有永生在心里。" 所以,接受这见证的就有生命,永生指的是上天堂,是我们跟上帝关系的修复。圣灵赐下新生命,这属灵生命会渐渐成长。这也是说,我人生的意义改变过来,圣灵与我同行以后人生的道路,这是圣经所讲的生命。 郭牧师总结说,我们要凭神给我们的爱心,去彼此相爱,这是基督徒里很重要的生活。因为我们从神生的,所以要过一个胜过世界的生活。"得胜"是指上帝或基督怎样打败属灵的恶势力。Victory的字根,基本的意思是我们有能力活出神的旨意。不是我打得好就赢,打得不好就输了。 在神学上,当耶稣上十字架的时候就得胜了。在我信主的那一刻,我就胜了世界。郭牧师特别指出,圣经上不是说"胜了"世界,而是说"胜过"世界,这里的现在式是指重复地、不断地,因此,让我们常常胜过世界的,是因为信耶稣的人与耶稣联合,所以我们可以得胜有余。他勉励信徒说,从现在起的每一天,我们都会胜过世界。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