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心的开幕礼上,他表示曾在十年间在4间幼稚园作品格研究,每年研究对象500人。他发现5里有30%孩子缺乏礼貌的成长,10分满分里只能取得2分,仅能做到说话时望一下对方,不会讲多谢,亦不会讲对不起,相信难以在升上小学后取得满意的品行分。后来余德淳作了治疗小组,发现可以在4个月内,孩子的礼貌由2分升为5分的合格水平。
余表示,现时学校品行分没有统一标准,家长亦不关心成绩表上的品行分数,因此他希望建立一套统一的小学及中学品行计法。他以三个方向为量度标准,第一是别人叫唤时会回应,第二是会对别人讲关怀的话,第三是学习做错事时讲道歉的话,还有更高要求的,第四是对别人有同情心,第五是能代人求助。他希望新开展的"儿童品格教育资源中心"继续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他又表示希望大众能明白家庭需要男和女作为孩子成长的楷模,他说男人之所以能做父亲靠是否勇敢,女人是否成<功母亲是靠谦卑,对此有他有一套见解:「因为勇敢加谦卑是人成长好学不倦的条件,认错需要谦虚,错了需要勇敢以认错。信仰是谦卑令人悔改,勇敢是叫人悔而又改的动力。」
余德淳又希望藉著资源中心提高香港教育界对品格教育的重视。他留意到不少品行高、但会考成绩未能入大学的学生未能为香港的就业群体及人力资源部门考虑的现象,认为可以透过中心的工作令他们有用武之地。他说:"读不成书不等于无用,如果在中学教育里能表现这五个品德,其实是可造之材,香港不会浪费这些品格好的人。"
他又说只有圣经给人最具体的教育资料,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亦可认同这些品行的标准,希望能透过品格教育中心将香港变成一个更重视基督教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