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堂研經會第一講:帖撒羅尼迦書背景介紹

早堂研經會第一講:帖撒羅尼迦書背景介紹
李牧師講經時,神情溫柔,聲線溫和,不時面帶微笑,不難感受到她牧者的熱誠。(圖:基督日報)
早堂的研經會由李寶珠牧師主講,題目是:「信仰的真諦:活出信、愛、望」。第一講是「主題介紹—前因後果」。

李寶珠牧師在中學蒙召,在中華神學院受訓後,先後在美國三一神學院、費城聖經大學、拜奧拿大學神學研究院和富勒神學得學位,專注研究新約。在中華神學院及美國台福神學院任教,後回港任中華神學院院長,今年三月,得尖沙嘴潮人生命堂及中華神學院按立為牧師。

李牧師講經時,神情溫柔,聲線溫和,不時面帶微笑,不難感受到她牧者的熱誠。

前言:今年是歷史性的一年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首先我希望數算神的恩典。今年是一個歷史時刻,對香港人來說,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感謝主的信實保守,香港人到今天能自由的傳福音。今年亦是華人基督徒圈子裡一個歷史的時刻,因為記念馬禮遜兩百年前將福音帶到中國,二百年前從一個宣教士開始到今天多麼多人成為基督徒,我們華人要感謝。

對個人亦是一個歷史的時刻。67年神呼召我,今年40年後,主給我機會站在他面前傳揚祂的道,見證祂是信實的神。我們要信靠祂,我們要讚祂,我們要敬拜祂。

用國語講道的因由

我本來是道地的香港人,在香港出生長大。今天在大家面前用普通話講道。我在小學時讀過bo po mo fo (普通話的聲母),在神學院老師用普通話教學,學習了一點,後來主帶我在美國8年用普通話教學,所以今年看到有講英語、有廣東話講員,神給我感動,我就用「廣東的普通話」,使講員用三語,讓更多弟兄姊妹聽到神的話。所以弟兄姊妹中有道地普通話的人,請原諒我的普通話不準,但最重要是神的話聽得懂。

講帖撒羅尼迦書的原因

今年我選講帖撒羅尼迦亦有過程,因為新約很多書信都很好,到底哪卷是神要我講的呢﹖多次禱告等候,再翻查一下過去年講員的內容,原來帖撒羅尼迦前書前後只講過兩次,一次是1929年趙柳塘牧師主講,另一次是1967年是艾喜德牧師講的,到今年為止很久沒有人講過,我深信神要藉這兩本書,要弟兄姊妹傳揚他的心思。

希望弟兄姊妹不要關注在誰講道,而是存禱告的心來聽。人只是一個器皿,是神在說話。在聚會開始前十多天,我靈修到撒迦利亞書4章,神提醒我不是靠勢力、才能,乃是靠和華的靈方能成事。請弟兄姊妹在這兩周除用禱告的心聆聽外,亦在家多看這兩本書,希望神話深深進入我們的心裡。

我們讀新約研究的人,老師叮囑我們,要好好讀一卷書則要明白他的背景,所以今天將帖撒羅尼迦前書的背景講一下,明天開始看書信時,會明白保羅為什麼給教友寫這封信。

帖撒羅尼迦的歷史背景

先認識帖撒羅尼迦,帖撒羅尼迦在馬其頓省、在埃及海的西北面,是非常美麗的港口,這地在主前300年沒有人注意,是荒涼地方,但主前315年,將軍革山大把這地方佔領,他是亞歷山大帝的手下,他佔領這地後很有眼光,看到這地有非凡條件,地理優勢,美麗的港口,可以發展,於是起名帖撒羅尼迦,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他太太的名字,因為愛他的太太,所以以她的名將這地起名為帖撒羅尼迦。他的太太亦是不平凡的人,他是亞歷山大同父異母的妹妹,所以315年開始發展了。當時這城為希臘人擁有,一直到主前167年,被羅馬軍佔領,當時羅馬帝國越來越強大,佔領這地後,把這地方發展,20年內成為馬其頓省的首都。

馬其頓有很多城巿,比方說,腓立比、庇哩亞都在馬其頓,但因為地點優勢成了首都,在主前42年,羅馬將之發展為自由城巿,這轉機更厲害,本來由政府嚴嚴管理,但自由城巿代表人可以自由出入,可以做買賣,所以這城巿越來越發達,上下交通必須經過這城巿,東西交通亦必須經過這城巿。

主前32年,人口有6萬人,加上4萬人在這城巿旁,一共有10萬人,而且有猶太移民在那裡,他們很會做生意,哪裡有商機都會去。腓立比連會堂都沒有,保羅在那裡找不到會堂,因為沒有商業價值,但帖撒羅尼迦有。由於有猶太人,他們發展得很好時,神的愛臨到這地方,這地方是醉生夢死。不要只想著發財,人更需要神的拯救,所以在主後50年,神差派僕人保羅帶西拉和提摩太來到帖撒羅尼迦這城巿。

保羅和同工在帖撒羅尼迦的遭遇

保羅與同工西拉和提摩太怎樣來到這裡﹖來這裡之前,他們在做宣教工作。這是保羅第二次的宣教旅程,主後50年,他的本意是在亞洲一帶做福音工作,據使徒行傳16章記載,主的靈一再禁止他在亞洲發展,但有一個晚上,在馬其頓的異象裡,他夢中一個馬其頓人出現,向他說,請過來幫助我們。神藉這異象,將保羅從亞洲帶到歐洲,這超乎保羅之先計劃,他被神帶領,所以去到腓立比,馬其頓第一個城,在那裡開始福音工作。

他們的工作很有果效,但同時亦有逼迫。他被抓到監獄,與西拉一起,手被綑綁,心卻釋放,所以半夜唱詩讚美神。人可以受綑綁,但神的道不可以受綑綁,所以地大震動,神藉神蹟帶他們出來,所以他們被送離開腓立比,因為腓立比的官員說你們走吧,不要留在這裡,離開之後往前去哪裡﹖保羅愛去大城巿,因為人力資源都多,傳福音果效更大,所以下一個城就是帖撒羅尼迦。帖撒羅尼迦離開腓立比有92哩,保羅帶著滿身傷痕走了92里,來到帖撒羅尼迦城,見到繁華城巿。腓立比是小城巿,這裡人很多,商業發達,很多人做生意,但也有很多淫亂和拜偶像的事,所以如何入手﹖保羅心裡焦急。他想到安息日到了,先去會堂聚會吧。

使徒行傳17章寫了保羅與同工來到帖撒羅尼迦的情景。現在我們開始認識帖撒羅尼迦教會,這教會如何建立起來的呢﹖這教會乃是保羅和同工傳福音約一個月時建立起來,在使徒行傳17章1至3節,

保羅和西拉、經過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亞、來到帖撒羅尼迦、在那裏有猶太人的會堂。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陳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裏復活。又說、我所傳與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

保羅與西拉進入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亞來到帖撒羅尼迦,那裡有猶太人的會堂。當時超過十個人聚會就有猶太人會堂,十個猶太男人就可以成立。保羅「照素常規矩進去」,意思是這是常常做的,沒特別意思。因為他是猶太人,安息日就進會堂,一連三個安息日裡,把握會堂聚會風格為神傳福音,原來以前會堂敬拜裡,人可以隨便起來講話,但要講的人要有備而來,不能隨便講話;管會堂的人主持聚會,看見有誰準備好要起來講話就請他起來說話。這是神奇妙預備,因有這種自由風氣,保羅就急不及待,邀請他講神的話的時候,他就說:我等到了,因為他有話可說有道可傳,就本著聖經,請當中猶太人,和敬虔的希臘人說,舊約的經文,乃指著主基督,他是必須受害的。「必須」兩字是重要的,因為猶太版本,基督不須受害,是王家人物,滿有權柄,但保羅說:基督必須受害,復活之後仍要再來。

保羅跟這些人講了三個安息日,第四節,當中有的人附從了他們,有的猶太人被勸服就信了耶穌是基督,但聖經說敬虔的希利尼人和尊貴的婦女也不少,他們為什麼這麼容易相信呢﹖他們信仰外邦偶像很根深蒂固,為什麼保羅講三周就信呢﹖你帶過親友信主嗎﹖有的人講了三年才信,所以保羅說是聖靈的工作,所以明天講「信的根據」裡,會說明這是聖靈的工作。今天集中講教會建立起來了,教會成員有猶太人有許多敬虔的希利尼人,亦有尊貴的婦女,跟從保羅信從耶穌。

除了安息日外,保羅平日做什麼﹖天天辛苦勞碌,晝夜親手做工養活自己和同工西拉和提摩太,在這過程中,他亦會跟旁邊的人講道,所以不單在會堂裡,外面作工亦在傳福音,心裡為神的國度非常焦急,看到人拜假神、貪愛錢財,生活淫亂,沒盼望,在主有永生之道,他經歷過,一定要傳給人,所以無論多辛苦都教導,傳福音外亦有很多教導。如看帖撒羅尼迦前後書,保羅教了很東西,「我曾經教過你們,把經文整合起來,有幾方面教導。保羅不單傳福音,還教導他們,教導他們生活方面,要聖潔遠避淫行。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4節亦教導他們要立志做安靜人,親手做工,帖撒羅尼迦前4章11節、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10節:我要吩咐你們,我這樣講是要立榜樣,又教要彼此相愛,這是帖撒羅尼迦前4章9至10節,「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 神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很多教導,他生養同時亦教導新信主的人怎生活,亦教導信仰方面,要全備的福音。主為我我們來到世界,釘十字架,為們復活,還要為我們再來。你看他的心是多麼愛他們,安息日到會堂講道,平常做工,傳福音,亦教導他們,這些新信主的信徒,他們很需要愛、栽培,真的很好。

但好景不長,徒17章5節至9節,「但那不信的猶太人心裏嫉妒、招聚了些市井匪類、搭夥成群、聳動合城的人、闖進耶孫的家、要將保羅西拉帶到百姓那裏。」不肯信耶穌基督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傳的越來越多人信,心裡非常妒忌,怎辦呢﹖「我們一定要反抗!」,所以煽動城巿的人,要將保羅趕出去。當時保羅住在猶太人家,叫耶孫。猶太人對他說:「你收留這人不行,因為他是擾亂天下的。」這裡講一下背景,為什麼他們這麼介意﹖因這是主後50年,在前一年主後49年,羅馬城發生了大事,那些有信主及不信主的猶太人搞亂,不信的攻擊信主的猶太人,引致羅馬王生氣,下令將所有猶太人從羅馬城趕出去,所以猶太人從羅馬城撤退了。但有一對夫婦,亞居拉和百基拉,他們去了哥林多。當時猶太人有商機的地方就去,所以帖撒羅尼迦有很多人從羅馬城過來,他們見到城裡有人騷亂,如果你剛從羅馬來到帖撒羅尼迦,你也會緊張,怕再有騷動再被趕走,所以耶孫也明白這情形,他也願意合作,於是寫了擔保信:今天就把保羅從這地方送走,把你們認為的禍根送走。那天保羅下班很累,以為可以休息,但耶孫說不行,因為寫了担保,否則我和家人都有生命危險,整個城巿猶太人都有反對,所以保羅西拉和提摩太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逼離開所愛的帖撒羅尼迦城、他們愛這城的信徒。

寫兩本書的因由:對帖撒羅尼迦信徒的愛

保羅剛剛開始教他們,還沒有完成,沒有機會再講就逼離開了,他心裡很緊張。我們記得微波爐剛開始,大家覺得很方便都去買。如果一個人新買微波爐回家,對孩子說,以後要加熱東西不需要找媽媽,你只要放進去,一按按鈕就可以了,但這時有電話來,還沒有講完,還未說不可以放金屬、雞旦、塑膠進去,但有電話叫你出去,你在外面心裡焦急,家裡6歲的小孩不知怎辦,會否弄致爆炸﹖保羅當時就是這樣的心情,很多東西未講完,主再來還未講完就被逼離開,可以想像保羅多麼想念他們,因為他們一知半解;不知道還好,一知半解信錯很危險。

所以我們要認識帖撒羅尼迦書信,保羅在這情況往前去庇哩亞,有27里路,猶太人逼迫,逼南行往雅典,西拉和提摩太跟他見面,這記載在使徒行傳沒有寫,但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節就知道他在雅典時,西拉和提摩太和他見西,從庇哩亞到雅典有310裡路,保羅說不願再等,獨自留在雅典,打發弟兄提摩太前去堅固你們,所以派提摩太堅固他們,但去那裡時見到他的情形就說話:不錯他們仍相信耶穌,不錯仍彼此相愛,但問題不少——有人毁謗保羅收了錢就走、教會有人竟然虧欠弟兄與他太太淫亂、教會有人不作工、有弟兄姊妹過世,難過得不得了。保羅聽到這些消息心裡焦急,主啊,我生的屬靈孩子都生病了,所以立刻寫信,在聖靈感動下,寫了帖撒羅尼迦前。一方面鼓勵他們繼續在信仰上站穩,另一方面為自己突然離開澄清,說明自己沒有貪財的作為,又跟他們說應該如何彼此相待,活出神兒女的樣式,亦講基督再來時是怎樣的,托人帶過去,因為哥林多城巿和帖撒羅尼迦城有很多人有生意來往。所以我們知道保羅寫信為了什麼。過半年後又再寫一封,因為前信去後又有誤解,特別是主再來的問題,亦有人閑懶不作工,所以後書是補充前書寫後還未發生果效的地方而寫。

今天介紹背景,帖撒羅尼迦成是怎樣的城巿,帖撒羅尼迦信徒在什麼情況下信主,及為什麼保羅要寫信給他們。明天之後我要講的不是一章一章講下去,因為前書裡,保羅著重一個主題:他要跟帖撒羅尼迦這班剛信主的基督徒講信仰的真諦。

活出信、愛、望——信仰的真諦

什麼是信主呢﹖就是要活出信望愛。我們看3節:「在 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提到信心、愛心和盼望,信、愛、望。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呢﹖因為保羅在那邊已教了他們,你們信了主,要活出信心、愛心的生活,亦要有盼望。但完成了沒有﹖沒有。提到屬主的信徒,8節,要將信望愛作護心鏡遮胸,提到信愛望,雖開始了,但沒完成,一生要操練信愛望,從信主入門,一生作基督徒要有愛心,盼望等候主再來,所以這書前呼後應,一章3節、5章8節,以致整書發展亦是這樣。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講了信、2至4章講了愛, 4章13節至5章講了望。如主許可,我們加上後書內容,看如何活出信愛望,這是我們信仰的真諦。

我們常說信、望、愛,有的人問我為什麼是信、愛、望。因為「信望愛」出在林前13章13節。其實沒關係,保羅這三樣講很多次,有時「信望愛」,有時「信愛望」,因為林前強調愛的生活,所以將愛放在最後,像主的三個試探,馬太和路加記載的次序都不一樣,作者認為重要的放最後,所以帖撒羅尼迦前書保羅講「信愛望」,我們只遵照他的意思,成為研經會的內容。

樓恩德牧師回應:基督徒是否對真理亦一知半解﹖

樓恩德牧師回應聽,道時有感覺:基督徒對神的話語是否亦「一知半解」﹖很多人信耶穌可能亦這樣,所以有人說將聖經送檢時,信徒亦想:真有這回事嗎﹖所以基督徒要更深明白聖經。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