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兴会七]吴献章:你的人生经得起时间冲刷吗﹖](/media/cache/img/0/64/6431sw_823w_486h_1x_1y.jpg)
吴献章博士借用诗歌智慧书来谈"眼光"。诗歌智慧书的读法跟旧约历史书不一样,历史书主要是人物,诗歌智慧书主要是用辞词,特别在希伯来诗歌喜欢用的辞词,就是重复。重复在音乐家里面常常有的,为令大家对诗篇有更深认识,我想介绍一位音乐家,他的房东来追债用力敲打门"咚!咚!咚!"。音乐家就弹琴回应"咚!咚!咚!",心想我的命运为何如此惨淡;音乐家贝多芬的名曲"命运交响曲"就是用了重复,首尾呼应也是"咚!咚!咚!"的命运敲门声。
诗篇77篇有三种重复,第一个就是"不":在第2节的不肯受安慰、第3节的不安、第4节的不能闭眼不能说话,第7节的不再施恩,好多个"不"一直出现。第二个重复就是"难道":在7至9章中,怀疑上帝不爱我。第三个比较难看得见,就是"手":在第2节我在夜间不住的举手、第10节说上帝的右手,至高者右手、第20节是摩西和亚伦的手。
第三种重复正好把这77章分成两部份。第一部份第1至10节,当诗人举起手祷告的时候,发现上帝没有听他祷告,一直是说"不"和"难道"。到第10节"不"的 时候,沉淀在上帝的手中,上半段的沉到下去,第10节后,往上爬上去直到看见摩西及亚伦的手。本来跌倒很忧伤,摸到上帝的手,生命就转弯了。
生命可以转弯
生命是可以转弯的,生命不是一直沉下去的。神所使用过的人的生命都会经历过转弯的: 以利亚曾经想在西亚山自杀,但神想将他的生命转弯 ; 路加福音第四章说到有两个门徒遇见耶稣后,生命就转弯了 ; 约翰褔音里门徒彼得三次不认主,于是在他面前显现了,三次问他"你爱我吗﹖",之后彼得的生命转弯了,后来彼得在《使徒行传》里讲道时有三千人信主,建立了当地教会。圣诞节唱最多的诗歌是韩德尔的《弥赛亚》。韩德尔想过自杀,结果上帝借着钟声的感动让他回到神的面前,他生命转弯了,《弥赛亚》成为三百多年来一直的在圣诞节里唱诵的诗歌。
我第一次讲导的时候,台湾有很多人跳楼自杀,诗篇里能够帮到很多患忧郁症的人,当我在芝加哥读书时,我太太在当地一间药厂里做事,她造了一种药,能帮助忧郁症。在二十一世纪里,三分之一的人因为这病而死的。很多人在人生上半场都是沉了下去,如果沉到底,直到碰到上帝的时候,下半场就可以开锚。
7个重点可以看到生命转弯的秘诀
第一 人生的道路不会永远都是直的
第一节里说我都向上帝举手发声,这是靠上帝的人,他认为上帝一定会听。第二节患难的时候去寻求神,是一晚上不住的举手。一个忧郁症的人在晚上就会发哮,却出现了七7个"不"及七个"主不在"的经文里,举手再次求上帝垂听祷告,没想到在这第一晚是不肯作安慰、烦燥不安、不能闭眼、烦乱不安、不能说话,似乎上帝不再施恩。
祷告上帝不垂听,苦难神学,上帝好像不一定垂听你的祷告:摩西在旷野40年、约伯遇到大苦难、约瑟17-到30岁都在埃及的苦难中。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说:"神只有一个儿子是没有罪的,但是他没有一个儿子是没有忍受苦难的。上帝只有一个儿子没有犯罪,却没有儿子不受苦的。"这个是事奉人的生命会出现的,有一个朋友活到一段时间之后很忧伤,早上读圣经,《荒莫甘泉》里提到要常常喜乐,不要灰心。他却读成常常灰心,不要喜乐,他沉了下去了。
诗歌智慧书本来有五本:《诗篇》是人跟神的交谈、《箴言》论平常、《传道书》论无常、《约伯记》论反常、《雅歌》论非常,男女相爱结婚,从神而来的爱。你的人生不一定平常,条条大路不一定通罗马,可能会碰到无常,可能会碰到反常。很多教会里面有两种敌人: 一种是律法主义,第二种是成功神学。成功神学就是敬畏上帝一定是平常,《约伯记》的三个朋友就是这个观念,敬畏上帝一定好心有好报。
诗歌智慧书里会告诉你:人生一定会有反常及无常,因此人生里面可能有像有《箴言》的那样虚空,可能有像约伯那样有苦难。《诗篇》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信靠诗---(诗16篇)说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赞美诗(诗104篇)我的心哪,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君王诗(诗48篇)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还有诅咒诗,占全部《诗篇》的三分之一。
诗篇里不是每一篇都有赞美的,是有苦难的,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我劝你不要随便信耶稣,不是说你不要信耶稣,是说你不要轻易信耶稣。"这个人一祷告,碰到上帝说"不"。成功神学不要以为是命定,诗篇77篇有一半内容是在沉沦在挣扎。
第二 不要让思想沦陷在失败的回忆中
失败的源头是在你的脑海中。第3节想念神,第5节追想古时之人,第6节:"我想起""我扪心自问""心里亦都仔细省察",跟着3个"难道"直到高潮的第9节——上帝已经忘记我了。而整个挣扎不是在你的身体,而是在思想中,将你的脑筋拖下去。
我台北高中读的是最好的建国中学,考到最好的台湾大学,照道理应该很值得兴奋。德国小说家施笃姆的《茵梦湖》中提到一个画面,太阳照到主人的房间里面,主人在房间里沉思,仆人送早餐、午餐及晚餐时,他仍在发呆,他就是凝视在着前面的一个湖,因为他几十年前的爱人死在里面,他的思想沉下去,被绑进去了。
你要留心你的思想站有否被绑住,脑筋里要让圣灵充满你,不要让脑筋被仇恨绑住,不要被过去的伤害绑住,不要被抱怨上帝来绑住。心理学家写了一本蛮有趣的书《被伤的人,会伤人》,被狗咬的人,会咬狗。"如果我们要为过去及现在去争执的话,我们会失去将来。"思想家马克思有六个儿子,有三个饿死两个是病死,难怪他仇恨资本主义剥削他一家人,他里的受伤会伤到二十世纪人,致希特拉杀了六百万犹太人。
第三 只有长高一点的人才能看远一些
在7-9节里有三个"难道",他在怀疑上帝,思想沦陷。10节这是我的软弱,11节我要记念,12节我要思想,这个转弯关键绝对不是自已,不是人民主义。当我摸到上帝右手出现,被上帝摸到了,沉淀了,生命被捉住了。沉到底之后,这个历程很像书中写的,沉到底之后男主角基督徒被一个忧伤的人骂他, 男主角说:"其实我的下一步永远是向上爬的。"
最底了,踩到上帝了,可以往上爬了。过去怀疑上帝,现在摸到上帝,接着靠近上帝。你被上帝捉住之后,生命就开始转弯了。这就是上帝为什么让摩西在旷野40年之后,上帝在西乃山向他显现之后就往上长高,因为有一个宝座的眼光,在你人生之间一定会有无常,很多时候平常,未结婚就等待非常。诗篇讲到你同神的关系是垂直的,无论是无常反常非常,神是要让你长高一点。
摩西上西乃山让他长高一点,并感受到神的同在,让他带以色列人到西乃山。一个非常有趣的:上帝引领我们绕路,摩西在旷野绕路40年,如果你有埃及到迦南地的地图,有200万人跟着摩西过红海,更从南面绕路到西乃山。人很想在自己的生涯规划里,走自己的路,但是神让你绕路。
《出埃及记》到《民数记》就会明白到神为什么会让你绕路,有两个理由,第一 : 让你经历神,他们路上吃的喝的从不缺乏。"记着这原则,你的困难锁不住上帝的能力。"在旷野里神供应你一切的需要。第二 : 好让你经历到神迹,为要到西乃山长高一点,好让你靠近上帝,就会切开世俗文化,怕你进入到迦南地的士师时代400年的世俗化。因此上帝要你绕路上西山,颁布十诫,目的为了长高一点。长高一点有什么好处呢? 西班牙有个说话"不向前看,就会落后。"——不往上向看,就会变矮。
第四 在多变的时代寻求不变的定律
诗篇(77:12-18) "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思想已经转向了。"神啊,你的作为是洁净的;有何神大如神呢?你是行奇事的神;你曾在列邦中彰显你的能力。你曾用你的膀臂赎了你的民,就是雅各和约瑟的子孙。"不单这样,神还有权柄。"神啊,诸水见你,一见就都惊惶。"这里是说过红海。"深渊也都战抖。云中倒出水来;天空发出响声;你的箭也飞行四方。" 箭是解作雨水。"你的雷声在旋风中;电光照亮世界;大地战抖震动。"
上帝藉著摩西过红海,绕道长高一点上西乃山 ; 约书亚绕道,进入士师纪。上帝一直帮助以色列人,上帝属性没改变,全能没改变,圣洁没改变,慈爱没改变,永远守约的。因此无论在多变的时代,你当不变应万变。爸爸妈妈会变,人间的政权会变,只有上帝不变,抓住上帝的不变应万变。
第五 戴上能看透环境的眼镜来寻求道路
诗篇(77:19)"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脚踪无人知道。"这个与红海有关,海中会有路吗?约旦河为什么会有道路呢? 神脚踪无人知道。但摩西看到,约书亚经历到,这就是"洞察力"。视力是看表面的,洞察力就看到下面有路走,这是眼光。上帝将水拨开,这是信心。摩西和约书亚看到红海并不难走,约旦河亦不是难阻。
你需要一副"耶稣牌"的眼镜。保罗有这副眼镜,他第二次的旅行布道本来是去以弗所,上帝要他绕道,结果被捉收入监狱。保罗祷告眼睛将开,他看见监狱的囚犯,上帝没有错,上帝你叫我来将福音传给他们。他唱诗赞美,一唱诗出现两个神迹: 第一所有手镣解开,第二狱卒醒过来逃跑。保罗得救因为信心,第一个欧洲的教会就建立起来,建立欧洲的科学文明,历史经学家会答你,欧洲的文明是因保罗传福音。
第六 含著泪水望天往往能看到彩虹
我自小从台南长大,父亲是农夫。稻穗长出来了,小明就去赶麻雀,拿著弹弓用小石弹追打麻雀来,一不小心,弹死了祖母的鸭子,更被姐姐看到,每天威胁小明做家务。一天又一天,小明很苦,不想再沦为姐姐的奴隶,他决定找祖母道歉。晚上他悄悄走到祖母的房子,泪流满面向著祖母哭诉求她原谅,祖母:"我早就知道了,是我亲眼看到的。"痛苦白白受,不知道耶稣早就洗刷我们的罪孽,代死在十架上,你要仰望上帝。
第七 生命转过弯的人能帮助别人生命转弯
诗篇(77:20) "你曾藉摩西和亚伦的手引导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上帝的手出现,摩西被上帝使用成为牧者,生命转弯了,就叫之后两百万人生命转弯。约伯的生命转弯,成为很多人的安慰。韩德尔的生命转弯,圣诞节我们想到为神写的歌。你生命被上帝转弯之后,上帝就用你的下半场,为别人生命转弯。第二次大战有很多人家破人亡,忧伤的时代,上帝用一个作曲家的音乐,他作了钢琴第二协奏曲,他的精神医生诊断他有抑郁症,安慰他说:"你会越来越好的,神会帮助你。"之后他就作曲,安慰当时很多的家庭,这就是爱。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