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创豪:宗教病毒?宗教进化?

余创豪:宗教病毒?宗教进化?
余创豪 Chong Ho Yu (Alex)

在《宗教病毒:为什么我们相信上帝?》这本书中,进化论者詹姆斯(Craig James)写道:"大多数现代基督徒、犹太人、穆斯林会很惊讶地发现,亚伯拉罕崇拜的耶和华和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全能上帝是相当不同的。亚伯拉罕的神……是战神。我们今天所知道那个充满爱心,无所不能的天父上帝,是通过四千年历史改进的形象。"

詹姆斯说,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基于同样道理,思想可以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在传播过程中思想会进化演变,宗教思想不是来自上帝的启示,相反,它是一种"脑海中的病毒"。

我对詹姆斯的回应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我同意宗教思想会演变,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事实上,思想进化几乎适用于所有事物,今天我们知道的物理,跟三千年前人们的科学知识大相迳庭。然而,我们对物理知识的进化并不意味著物质世界并不存在,或者物理规律都只是人类的发明。同样,我们对神的概念有改变,这并不证明上帝不存在。

其实,我们不需要追溯到亚伯拉罕的时代,去找出上帝形象之变化。在科学大幅发展之前(十七世纪左右),欧洲人的上帝信仰与今日的慈爱主也大不相同,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十世四纪黑死病蔓延,毁灭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现代医学未曾发达之前,很多家长可能会失去三分之二的子女。生命是如此脆弱,难怪人们视灾难或疾病为来自于愤怒上帝的惩罚。不用说,人类可以操纵科学技术后,我们面对的威胁大为减少,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稳定,于是乎神的形象也改变了。

除了神的观念,我们的宗教观也随时代而变化。例如在宗教改革时代,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徒依靠功德以购买进入天堂的门票,他根据使徒保罗的书信,断言我们得救仅仅是由于自己的信心,与我们的行为好坏无关,这见解一直支配了基督教四百多年,但"保罗新观"(New Perspective of Paul)在二十世纪后期面世,挑战了传统的概念,例如英国圣公会神学家赖特(N. T. Wright)说,保罗真正反对的"行为"是犹太人的习俗,信仰和善行不一定背道而弛。

宗教思想的"进化"又是否好事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九一一事件之后,一些评论家说,伊斯兰没有出现过好像宗教改革般的运动,许多穆斯林仍然保持著七世纪的心态:信徒的救赎取决于满足愤怒的安拉,对异教徒要进行圣战,对自己人要实施残酷的伊斯兰教法(Sharia),政教要合一……等等。一些作者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激进成分划上等号,但这是不正确的。普特南(Robert Putnam)和坎贝尔(David Campbell)撰写的《美国恩典》是一本不寻常的宗教性书籍,因为他们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他们发现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一个宽容和慈爱的神,而不是愤怒的神。

詹姆斯说,如果亚伯拉罕活到今天,他会为千差万别的神观而感到震惊。我认为情况会刚刚相反,如果亚伯拉罕发现现代人仍然坚信一个愤怒的神,他会为人们四千年后还没有更深刻地认识上帝而感到失望。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