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出席代表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UNAIDS﹚、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The Gates Foundation﹚及卢旺达国立爱滋病对抗委员会﹙Rwanda National Commission to Fight AIDS﹚等成员。
据《时代》报导,各代表认为爱滋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代表Dr. Peter Piot认为若把对抗爱滋病的焦点放在"治疗"上,便会忽略了对付爱滋病的两大祸根:性与毒品。这两项亦是爱滋病最广泛肆虐的非洲的头号爱滋病最大来源。Dr. Peter Piot表示日后会把工作更集中于爱滋病的预防上。
会议亦讨论了预防爱滋病工作上遇到的拦阻,包括与性有关的话题为不少地方的文化禁忌,以致政治领导者不愿意提出。然而,与会者都认同:没有爱滋病的预防教育的配合,绝不可能单靠治疗杜绝爱滋病。
同性恋性接触者:去年香港爱滋病新感染个案最多人群
此外Dr. Peter Piot认为,改变造成爱滋病传染的行为,比治疗爱滋病本身更困难重重。
德国本年一项调查发现,同性恋是德国爱滋病病毒感染个案增多的主因。此外,《2004年中国爱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男性同性恋爱滋病者巳成为中国第二爱滋病高危感染族,仅次于吸毒人群。
在香港,香港卫生署2月公布统计显示,04年全年共268宗新爱滋病感染个案,其中由性接触传播的个案有107宗﹙占整体64%﹚,而当中又有逾半﹙65宗﹚由同性性接触传染,令同性恋成为香港首位爱滋病感染人群。
香港教会又能做什么﹖
在如此严峻的爱滋病问题前,教会的角色又如何呢﹖
在"香港教会更新运动"10月14日的"香港教会使命研讨会"上,洛桑世界福音委员会国际总监Dr. Ted Yamamori呼吁教会要回应世界的苦难,以爱成为光一样的教会,见证福音的大能。
在爱滋病问题上,他认为教会不能"无动于衷"。他表示,教会应勇敢责备不负责任的婚前性行为的风气,并要向爱滋病患者显出关心。
Dr. Ted Yamamori说:"基督徒是否听到邻舍因为爱滋病而发出的唉哼﹖香港教会是否听到人们痛苦的呻吟﹖"
他又说:"教会如对爱滋病奋起抗战,世上会见到最出色的护教行动。"
相关新闻: 香港教会与世界同心‧遏制爱滋,履行承诺 (2005.11.05) 同性恋成为德国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增多主因 (2005.10.19) 中国爱滋病儿童达7万6千‧2010年增至26万 (2005.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