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青年对公众事务知而不行 反映公民教育徒具形式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六成港青年不愿就公众利益表达个人意见,超过七成青年表示不知道如何参与,反映现时的公民教育徒具形式,对促进青年公民参与未见成效。 该份由突破机构进行的"教育场景与公民参与"研究,目的是了解教育场景如何促进青年的公民参与。机构于去年11月至今年5月通过电话访问了1028名港青少年,其中超过八成人认同要关注其他同学权益,但近六成表示不会向校方表达对校政的意见。由此反映青年在概念上关注公众利益,却缺乏实质行动。 学校为学生实践参与公众事务的场所,但调查显示学生未有机会在校参与公众事务。7成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学校的政策和校规是如何制订;校方在制定校规和校政时没有咨询他们的意见,还有超过6成受访者表示学校没有鼓励用批判思考对校政或校规提出疑问。 负责是次研究的突破机构研究干事彭庆东认为,公民教育强调公民与社区的关系及公民如何参与社区,但目前的公民教育课程,只介绍政府组织或架构、公民权利和义务,既没有具体介绍政治和公共事务参与的渠道,亦没有鼓励学校作为提供实际公民参与的空间。从而结果停留于徒具形式和理念的公民教育,并未能提高青年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欲。 他建议学校增加青年公民参与的空间,让青年人有提出议题的机会、参与决策或计划校政,培养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的习惯,建立他们以群体和以整个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