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指很多反占中的教会领袖认为学生与巿民"骑劫"公共地方逼政府让手是"手段不正当,必须反对",但当中不少反占中的教会领袖在去年1月发动了"爱家共融音乐祈祷会",同样是透过群众运动向政府施压反对就性倾向歧视进行立法有关咨询。
当时教会大规模动员信徒在政总外集会,大会称集会有5万人之多,以展示庞大的立对声音。罗秉祥认为去年教会领袖一面就可能出现的政策向政府施压,另一面却反对学生及巿民就另一些政策向政府施压,认为属"双重标准"。
他认为问题的根源在教会领袖害怕政治争议及社会运动,对于社会的关心只局限于没有争议性及不会与当权者起冲突的慈善事业,诸如扶贫、救灾、教育、社会服务等。他批评这等教会只想作"和平之子",但对社会公义有关的事业付诸阙如。
他又指消除社会不公的社会行动必定涉及说理与角力,促使当权者愿意作建设性谈判,亦必会面对舆论、罢工罢巿、大规模示威甚至公民抗命等压力,批评教会害怕损害与政府关系,或怕被其他政治力量骑劫而保持缄默。
他提到这些教会领袖将25年前的"六四事件"视为道德上大是大非的事,但对于今年香港9月28日警察以暴力镇压占中人士的行为保持沉默,他认为这些宗派教会的双重标准已造成道德公信力危机,引起信徒不满,认为教会有责任高调呼吁政府克制及重启谈判。
去年1月"爱家共融音乐祈祷会"主要参与宗派为本港"三宗",包括播道会、浸信会、宣道会等属下教会,亦有不少其他福音派教会参与,大会报称参加人数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