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牧师1893年出生于广东东莞,1918年始于广州河南浸信会担任传道一职,1921年被按立为牧师,并曾于三藩巿自理浸信会,即今天之屋仑华人自立浸信会事奉。1938年至1958年间他于香港浸信教会事奉,直至65岁退休为止。
刘牧师注重讲坛教导,曾出版三本讲道集,包括《金港天声》、《信徒秦镜》及《粤声讲道集》,同时亦关心教会历史,共编写了四本历史书,包括《美洲华侨教会》、《两广浸信会史略》、《广洲基督教概况》及《香港基督教会史》,其中《香港基督教会史是与华人基督教联会牧师一同编写,可说是唯一一本记载早年不同宗派教会的历史书籍,甚有价值。
除此以外,刘牧师在浸信会的神学方面亦甚有贡献。他曾任东山神道学院,即两广浸信会神道学院院长,来港后一方面担任香港浸信教会主任牧师工作,后来香港浸信会联会筹组神学院时,他亦被邀成为香港浸信会神学院首任院长。
刘牧师亦积极参与及推动联合事工,他于1938年出任由3间教会及3间布道所组成的"香港浸信会联会"第一任长,亦曾出任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主席、全国浸会联合会、两广浸信会联会、广州浸信会联会、广州基督教联会、广州宣教师联谊会及华南圣书会等六会会长等。
刘牧师于1960年因患高血压病而去世,他一生对中国浸信会贡献良多,被列为二十世纪中国浸信会三位卓越人物之一,与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及培正中学校长黄启明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