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督宗教團體不滿人大否決2012普選 編輯室 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 上午5:01 人大會常務委員會12月29日作出2017年普選特首的決定後,六個基督宗教團體昨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表達不滿以及重申2012雙普選的訴求。 聯席團體包括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香港基督徒學會、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他們發表的聲明如下: 香港代議政制的討論從八十年代開始。二十多年來,港人一直爭取公平、公開的民主選舉;今年是回歸十週年,但各級議會仍未有全面普選的機制,香港民主進程,一拖再拖。 回歸後的特首選舉,從只有四百人的小圈子增至八百人的小圈子選舉,多年來沒有半點民主成分; 地區的區議會選舉,回歸後更由百分百民選,倒退為增加三分一委任議席;六十席的立法會內,半數是由特權和既得利益者壟斷,某些專業界別人士可以投兩票,違 反一人一票的公平民主原則。更重要的是,立法會議員有權參與和提名行政長官,因此影響的不僅是議事堂內的政策決定,也是香港的未來和政府的管治。 可惜的是,特區政府沒有為小圈子選舉感到羞恥,反而在二○○五年推出被坊間譏為「鳥籠式民 主」的「五號報告書」被立法會否決後,在二○○六年成立沒有代表性、不民主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就普選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作出研究。由始至終,策發會的成 員全由特首委任,會議的透明度極低,市民亦無從參與和討論。 二○○七年三月曾蔭權繼續透過小圈子選舉而成<功連任。在競選連任成<功後幾個月發表的《政制發 展綠皮書》,綠皮書內指出的「既定事實」及「隱藏議程」,令人不禁產生懷疑,其對民主和普選的理解,可無限拓展至間選和<功能組別。《綠皮書》一方面強調, 香港的普選是建基於《基本法》的賦予,而特區行使的各種權力都來自中央的授權,特區並沒有「剩餘權力」。這些內容一方面「合理化」中央政府對雙普選的干預 和限制,同時亦認同中央政府在特區政制發展上,包括達致最終普選的時間、模式及設計,擁有最終決定權力。這些隱藏綠皮書之中的細節,為人大否決二○一二雙 普選礎下「基礎」。 是次綠皮書的諮詢結果,有超過大半市民──即69%,支持二○一二年進行雙普選。同時在剛過 去的港島區立法會補選中,儘管是被視為民主對決的選舉,兩位超過九成選民投票的主要對手,也都是支持二○一二年進行雙普選的。但曾蔭權仍然堅持「相信」二 ○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有較大機會獲社會大多數人的接納。 基督徒團體認為,綠皮書的諮詢是一次明顯的假諮詢;人大否決二○一二雙普選,是明顯的漠視港人的訴求;曾蔭權向中央作出的「報告」,一則沒有為港人力爭二○一二雙普選,二則對中央政府的否決,顯得無能為力。 更 矛盾的是,所謂「二○一七」可以普選行政長官,「二○二○」或更遲後才可以普選立法會,但究竟如何普選?選舉方式及機制為何?行政長官表示,將交由策發會 作出決定,然後交由立法會和人大通過。令人遺憾的是,策發會的所有成員均由特首委任,而立法會有一半議席由<功能組別的「有權階級」所佔,我們實在無法想 像,由「百分百委任」的策發會加上「不民主」的立法會,和沒有「民主」成份的人大常委會,如何決定一個「公平」和「民主」的選舉機制? 香港的政制發展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和下一代的將來,更影響著未來中國步向民主化的進程。我們 不單要繼續向特區政府和國際社會清楚表達對二○一二年雙普選的決心,並且要強烈抗議中央政府對香港事務的干涉,和香港政府對港人治港權利的拱手雙讓。我們 也強烈要求,立法會各黨派繼續承諾及努力爭取二○一二年雙普選,市民同時也要張開眼睛看清楚,是否有政黨打著民主旗號明說爭取民主,實際上卻暗暗出賣香港 市民二○一二年雙普選的權利。 「港人治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是回歸前中英兩國政府公開給予香港人的承諾。我們 要求的,不是空洞的承諾和口號,而是具體和真實的承擔。當特區和中央政府一次又一次將港人普選權利押後,漠視港人的民意和訴求時,我們相信,唯有香港人自 己繼續站出來,堅持及勇於表達自己的訴求,才能為自己及下一代享有民主和普選的一天。 二○○七年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一年,○三、○四年七一遊行時,我們要求○七、○八普選的聲音響 遍整條街上。可惜,在二○○七年的最後幾天,連二○一二年普選權利亦被剝奪。迎向二○○八年,有一首聖詩這樣說:「在主內,黑暗絕非黑暗,黑暗有如白晝的 光明。」在此,我們呼籲全港基督徒及市民,在黎明的黑暗中看到白晝的光明,不要放棄,不要失望,為我們自己及下一代繼續爭取雙普選! 為此,基督徒團體將於○八年一月十三日(星期日)下午二時正,於維園舉行「爭取民主,活出信仰」祈禱會,呼籲信徒繼續為香港守望。 基督徒關注政改聯席 2007年12月30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