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有苦自己知

老师有苦自己知
前几天有一位教师朋友很激动地与我分享一次她在巴士的遭遇:她坐巴士时,坐在她前面的两位中年男士的对话令她气愤难平,对话大致是这样的:"o的老师都唔知有无搅错,学人搅罢课、搅游行!""系啰,呇a又唔知几鬼多假期,放成三个月暑假。""放工又放得早,四点几就放工。""咪系啰,又话自己教学生辛苦,有几辛苦呀,一班得三十几人,人地护士要照顾七十个病人都系咁啦""消防员咁危险,都系返一日放两日之嘛""人工又高㖞,重讲话罢工,都离哂谱"。

我听了她覆述那两位男士的对话,不要说她,我可以肯定大部分老师也不会同意他们的说法,因为他们对现代老师的误解实在太多了。香港中小学的暑假大多是7月中旬至8月31日,肯定不是三个月,而现今的老师已不会"放尽"暑假,他们需要不时回校当值、补课、开会,当别人可以轻松自在的喜欢申请年假,不跟人逼在高峰期(High season)去旅行时,教师却要无奈接受"定期放假制",没有选择何时放假的权利。而老师四时半可以放学,肯定已不是今天一般中学的情况,那位中年男子可能仍然停留在他小时候察觉有很多老师一放学就可以离开学校,当然现今每间学校仍然有部分"无心恋战"的老师,不愿参与带课外活动或留在学校多关心学生,但这些已属极少数。我可以向各位读者保证,若你们有留意,很多中学晚上七、八时,教员室仍灯火通明,不是他们不环保,而是不少老师真的仍在苦战中,有开会的、有批改作业的,我的太太就曾经留校至晚上十一时多。或许你不会幻想到为甚么老师要那么迟走,因为学校举办越来越多的课外活动或成立越多越多的小组,传统的有训导组、辅导组等等,你或许想不到很多学校设有类似公关的学校形象、对外联络组等,所有的小组也要在放学后才开始开会,以我当年当老师为例,我参加了两个小组,任教三科,经常在放学时要开完两个会议才可以做"自己"的批改工作,如果某些老师遇上一些很喜欢开会的校长,那就更苦不堪言了,因为我知道很多校长很喜欢冗长的会议,说开半小时往往变成一个半小时,但往往也是交代或报告很多在记录中已列出的事情。至于护士一对七十的比例,老师又岂止教一班?护士不用拿东西回家跟进吧,若老师未能完成批改工作,他们便要"抽来也抽去,抽得教人掉眼泪"。

以上很多事情也发生在现今的中学,前几天有一位朋友也告诉我:"现在做老师真系辛苦,星期六、日也要工作,更甚的是要做派单张和『Sales』的工作",因为他在罗湖过关时,竟然看到十多间香港中小学在"摆档"拉客,希望多些内地人跨境报读他们的学校。

刚刚说的只是下课后的惨况,我还未说老师在课堂中是如何心力交瘁,只讲一个例子作结:你们在茶楼或街上也见过一些非常活泼的小朋友,一个也可以足以令整个环境很混乱,如果一班有两个以上呢?你觉过有些学生在课室会随便跑来跑去,甚至脱光上身的衣服吗?

若仍羡慕教师这一行,大可叫子女试一试吧!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