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留兒童在家」影響心理健康 促政府增託兒服務 編輯室 2008年7月11日星期五 上午8:47 【綜合報道】暑假快將來臨,在職雙親被迫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的情況在香港非常普遍。繼早前一對姊弟因被疏忽照顧而爬出窗外找食物的案例,有基督教關注團體研究顯示「獨留兒童在家」易影響心理健康,促政府增加託兒服務。 據《基督教周報》今期報道,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寄養服務於本年一月至三月期間曾進行了一項「獨留兒童在家」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有七成受訪者曾試過被獨留在家,其中有一成半更是經常被獨留在家中;有七成家長獨留兒童在家的原因是為了上班或外出購物。 調查亦顯示兒童被獨留在家一定會對其有心理影響,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兒童難免感到驚慌,甚至憤怒。被獨留在家的受訪對象當中,傾向低估了危險的存在或高估了自己的應變能力——只有一半覺得有危險,而大部分被訪者認為即使有危險出現,他們也有能力處理。 對於假如父母因為獨留他們在家而被罰,子女的情緒極為負面;表明了懲罰父母既改變不了已發生的事實,亦間接使他們的子女受到傷害。 整個調查一共訪問了 一百六十八位五歲至十五歲來自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寄養服務、兒童之家服務及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服務對象。 「獨留兒童在家」無論對家長或子女都有不良的心理影響,然而香港普遍家庭雙親都需要出外工作,暑假期間「獨留兒童在家」的情況更是逼於無奈的。根據《基督教周報》報道,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建議政府安排幼兒中心、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延長託管時間,提供收費便宜、具彈性的託管服務。該處又鼓勵政府投入資源,在各區設立以建立鄰舍互助網絡為目標的社區發展服務及協助家長成立互助式的託兒服務。 另外,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指出,既然用法律懲罰父母會導致兒童心靈創傷,政府不應一味考慮有關法制,而必須同時配備一套完整的兒童照顧服務及政策以根治問題。政府亦應加強教育及宣傳工作,讓父母及兒童提高對獨留兒童在家的危機意識,讓社區人士明白鄰舍守望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基督教周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