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长仁:在女厕遇到男人

廖长仁:在女厕遇到男人
作者:廖长仁 取材自歌邻基督教会网站

前几日在香港有十几个救生员在九龙公园的泳池外进行抗议,不满康文署没为救生员设罝男女分开的更衣室,令救生员被迫男女共用更衣室,非常不便。

九龙公园泳池共有80多个救生员,约四分之一是女性。男女共用更衣室,令男性救生员尴尬,女性救生员提心吊胆,怕被人偷窥,要用浴帘和流动壁报板,自行分隔出一个安间来更衣。救生员表示,如果康文署不采取行动,可能会向平机会投诉。

救生员的要求其实好合理,就算无人偷窥,在使用公共设施时亦不应该在人身安全和身体的私隐上承受巨大压力。试想像一个女生在游泳池更衣室换衣服,忽然走入一个男人,女生大惊之下直叫"非礼!"大叫"救命!"然后随手拿起支洗头水掷向对方,再用地拖将那个男人赶出去,女生这一连串的自卫行动合情合理,不过在加拿大,这种合理的自卫迟下可能会被控告违反人权,歧视他人。合乎人权的做法,是个女生要若无其事,继续换衫,与那男人共用更衣室。

何解会这样?话说在上年年初,联邦新民主党议员Bill Siksay(苗锡诚)提出C-389号法案, 要将"心理性别身分"(Gender Identity)与"心理性别表达"(Gender Expression)放入加拿大人权法及刑事法之中。由于其后举行联邦大选,法案暂停讨论。不过近来又有联邦新民主党议员 Randall Garrison 重提类似的C-279号法案,并且已经在6月6日在国会中以150票对139票二读通过,进入三读的程序。目前C-279号法案中"心理性别表达"一项被修改删除,但 Garrison 已表明,先争取将"心理性别身分"放入人权法及刑事法中只是第一步,之后会再争取加入"心理性别表达"。

何谓"心理性别身分"和"心理性别表达"呢?

按Bill Siksay所说,"心理性别身分"是指个别人士对自己是男人或女人的概念,心里觉得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心理性别表达"是指一个人透过行为、说话、衣著或举止习惯去令其他人知道其心理性别。例如一个男人穿了一条迷你裙,这个造型就是告诉人他其实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女人。而不论是"心理性别身分"或是"心理性别表达",最麻烦的是"心理性别"可以是一种完全主观的决定,有心理性别转变倾向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以主观地声称自己是男人,下一段时间又可以改称自己是女人。

如果C-279号法案获得通过的话,一个男人只要声称这一刻觉得自己是女人,理论上就可以受人权大法保护,自由出入女厕和女性更衣室。表面上是保障有心理性别转变之人的人权,实际上就大开女性受性骚扰之门。这个看法不是杞人忧天,在美国已经有出现。

美国缅因州 (Maine) 于2005年通过类似法例。在2009年有一名男生 (Asa C. Adams Elementary School) 认为自己是女性,要求用女厕,有其他男学生见好玩,可以入女厕,亦争相效法,男生入女厕。为了平息混乱和保护女生免受骚扰,校方特别准许该名男生使用教师两性共同的洗手间 (unisex faculty bathroom),但不为学生家人接纳,指控学校歧视该名自己相信是女性的男生 (Discriminating against their child, who thinks he is a girl)。最后,缅因州人权委员会裁决"拒绝该名男生使用女厕为不合理" (It was unreasonable to refuse the boy the use of the girls’ room)。缅因州的人权法甚至说明,"体育队伍 - 分开性别作赛的体育项目,必须容许转换心理性别学生,根据自己认为或表明的心理性别参加比赛",即是说,女子游泳比赛是要容许自己觉得自己是女人的男人参加。

所以在加拿大,如果C-279号法案获得通过的话,一个男人只要声称这一刻觉得自己是女人就可以自由出入女厕,以及为社会带来混乱,并非多余的担心。联邦新民主党的议员指法案是要为生理上变性者和心理上性别转换者(Transgender、Transsexual)提供一个明确的法律保护。但事实上,现行的人权法 Section 2 及 Subsection 3(1),刑事法 Subsection 318(4),以及判刑指引 Sub/paragraph 718(2)等条例内,早已列明各受保护类别,当中除种族、肤色、年龄、性别、宗教外,已包括性取向,连"对本身性别有疑问"亦属于受保护的类别,早已受到法律保障。加入所谓"心理性别"这些含糊不清的字眼,不会增加保护,只会增加混乱和女性被骚扰的机会。

C-279号法案已经在国会二读通过,希望国会议员不要只是抽空地啄磨人权不人权的问题,而是想清楚法案带来的实际后果,男人入女厕、女人入男厕的混乱和骚扰。

******* 作者:廖长仁,土生土长于香港,现居温哥华,为歌邻基督教会传道人。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