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新闻媒介趋向不道德
郑博士先分享了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包括守望环境(看门狗)、联系社会(知道事情以外,还联想这件事情的意义,带动起讨论与互动)、传递文化及价值观,以及娱乐。郑博士表示新闻工作人员被誉为是"无冕皇帝",但现在媒体渐进趋向不道德,对社会反而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举真实案例:一港大女生因高买,名字被报纸曝光后承受不住压力跳楼自杀,以及最近一报纸"报道新闻"变成"创造故事"导致一上市公司股票大跌。最后他表示香港大学所作的调查显示只有12%的受访者认为报章报道真实,可见整个传媒的公信力备受质疑。
若能经历神,文字亦能抗衡不义文化
罗乃萱问大家:"传媒生态那么恶劣,凭什么吸引人做文字工作?"她给大家分享了写出好文字的心得。
乃萱鼓励大家多观察学会用不同角度看事物。一次她在走廊看到一位清洁工人很有创意地洒水扫地,并且边打扫边唱歌。她在这个沉闷的环境中看到很深的一种喜乐与"生命"气息。她见证内容先要能感动自己,然后再去感动别人。用一句话总结:"最个人的东西就是最能触摸到所有人的东西。"要写有生命力的文章,那就要对生命有热情,能寻根问底,能爱人。
她见证一次有感动写了香港70年代很多十多岁的"大家姐",即使学习成绩非常好却因为贫穷而放弃读书,以保证弟弟读书及照顾家庭,引起一位读者共鸣:"这社会从来没有人感激过我,我弟弟亦如此,妳的话安慰了我。"
最后乃萱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多经历神。她说:"以前担心若自己在公众媒体上表明是基督徒,别人因此不看自己的文章,但发现信仰与生命真实摆在别人面前的时候,别人会感动。"她认为这样可以明白写文章最核心的问题:为何而写?为谁而写?以能写出鼓舞自己鼓舞别人的文章。
道既是圣经里的文字,亦是活道的生活
罗锡为牧师也分享,现今的时代越多依靠影音媒体而不是文字了,但他强调文字仍是重要的。他坚信神仍然用圣经的文字说话,并且有效的信仰生活需要将道活出来,然后用文字将生活讲出来。因为圣经是将耶稣的生活翻译成文字,然后又用这个文字翻译在我们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