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宣言是對2010年發布的原版宣言的更新,是在人們擔憂近年來英國社會基本權利和道德價值觀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制定的。基督教領袖們發現,國家議會和其他當權者在人類生命本質、家庭關係、學校性教育、臨終關懷以及新技術的使用和發展等方面做出的一些選擇,正在造成嚴重後果;英國的基督教傳統被忽視,國家日益分裂,脱離了其奠基性的傳統,對未來缺乏統一的願景。
具體説來,宣言探討了七個核心問題:宗教和良心自由;人類生命的價值;婚姻、家庭和子女;家長與學校教育;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大學的作用;以及人工智能(AI)和倫理反思。
宣言指出,承諾維護基督教的真理與價值觀,正如聖經和教會歷代教義所闡明的,這些真理與價值觀長期以來一直是英國國家生活的基石。
宣言特別強調了人類生命的神聖性。英國基督教領袖就近期出現的社會爭議,包括安樂死、墮胎以及漠視生命的法律等問題,指出人類生命必須得到尊重和保護,並以此作為首要任務。領袖們也重申了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並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負有首要的權利和責任。
關於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這一文件承認生理性別的固定性,同時強調對經歷性別認同困惑的人需要同情、理解和社會支持。該文件也強調了對大學使命的理解,提出了大學和教育機構應成為自由思想和討論的場所。宣言指英國大學源於基督教傳統,應該讓教師和學生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
在人工智能與倫理反思這一議題上,《宣言》指出人工智能是一種強大卻道德中立的工具,這一工具的快速發展幾乎沒有給人留下進行道德判斷或精神反思的空間。《宣言》呼籲政府設立一個跨學科機構,納入受過道德思考和決策訓練的基督徒,監督其發展,避免科技的發展在道德和精神真空中進行,尤其是在影響人類生活、人際關係、兒童教育和發展以及工作尊嚴的情況下。
2025威斯敏斯特宣言由代表英國聖公會、羅馬天主教、自由教會和獨立教會領袖的起草小組在廣泛合作組織的支持下編寫,不屬於任何政黨,而是公開宣揚基督教真理和價值觀,尋求整個社會的福祉。
這一宣言在威斯敏斯特伊曼紐爾中心舉行的特別會議上發布。主講嘉賓包括奈傑爾·比格勛爵 (Nigel Biggar)、前議員菲奧娜·布魯斯 (Fiona Bruce)、蒂姆·克羅斯少將和邁克爾·納齊爾-阿裡主教 (Michael Nazir-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