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美國最負盛名的神學院的變動被視為美國神學教育衰落的標誌,引起國際教界廣泛關注。然而TEDS院長鮑維均博士 (David W. Pao)對此樂觀,認為這決定符合加強Global South (全球南方)的目標。
此大轉變源於TEDS長達十年的財務困難,據《今日基督教》報導,該校在2023年虧損達1730萬美元,2024年赤字為760萬美元,同時亦有一筆1900萬元、將到期的長期貸款。現TEDS已出售芝加哥校園以償還貸款,而10月底交易完成後,TEDS將租回部份校園直至本學年結束。
此次搬遷也令TEDS與原來所屬的三一國際大學(Trinit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結束長期以來的關係。而新合併的西三一大學是加拿大最大的基督教私立大學,與TEDS同源於播道會 (Evangelical Free Church),亦更便於今次合併。
兩年前開始探索轉型之路
鮑維均博士是著名華人牧者鮑會園牧師之子,也是神學院首位擔任的院長華人,為華人教界熟悉。他近日接受林以諾牧師訪問時表示,TEDS兩年前開始探索轉型之路,由於學生規模減少,不再需要大校園。院方曾考慮以賣地保校,但發現此方案涉龐大複雜且昂貴的工程,困難重重,因此想到另找設備周全的大學作框架,適逢西三一大學未有神學院,意欲加強神學教育,因而促成以附屬大學的神學研究院形式合併。
鮑博士又表示,神學院跨國搬遷沒先例可遁,過程中發現需處理美國和加拿大在法律、學制等問題,例如加拿大不容許學校開辦線上課程,神學院因此決定維持美國的線上課程,「很多類似的問題之前沒有人想過,沒有前例,律師都很懊惱,需要跟兩邊教育局、神學協會等處理,涉不同範圍,相當複雜。」
走向Global South 繼續服侍美國中部的教會
搬遷後,TEDS仍會保留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的名稱,而畢業生將可以選擇以「三一神學院」或「西三一大學」為畢業證上的學校名稱。
此外,神學在美國的註冊亦會保留,鮑博士說,TEDS將保留芝加哥的運作,相等於成為延伸校園:「我們不想放棄服侍美國中部的教會、特別是包括播道會的不同的宗派。」
鮑博士又指,西三一大學現有的6000、7000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國際生,來自80個國家。比起美國、加拿大簽證相對寬鬆,神學院將有更多機會接收亞裔學生,亦更能服侍更多國際學生和服侍普世教會,表示這符合Global South方針。
TEDS十多年前開始面臨收學生減少的困境,收生數字十年間下降3成之多。不過情況近年有所扭轉,自2021年起學生人數回升,去年錄得265名新生,為十年來最高。
TEDS將在2025-2026學年繼續於伊利諾州班諾克本的校園授課,並於明年正式遷至加拿大三一大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