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溝通尊重與信任 老夫少妻生活添滿意 關銘恩 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下午1:29 近年老夫少妻家庭衍生不少家庭問題,引來社會更多關注。基督教家庭服務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成半受訪的老夫少妻表示對婚姻滿意,也有6成多受訪者表示與配偶和諧相處。中心指出婚前多作預備學習溝通,婚後多尊重和忍讓,老夫少妻婚姻也能很愉快。 中心去年下旬進行的一項「老夫少妻婚姻生活滿意程度調查」調查,面談訪問了31對夫婦,其中丈夫平均年齡75.5歲,妻子則是47.5歲,夫婦平均年距27.5年。其中有近7成妻子已來港居留,另外3成則為雙程證人士。 調查結果顯示,2成半的丈夫和逾3成2的妻子表示對婚姻不滿意或非常不滿,尤其以妻子年歲在45歲以下者。4成受訪者表示夫婦相處不和諧,主要原因在年齡差距太大難以溝通、不信任對方,以及不重視感受。中心表示夫妻非因愛而結合、家庭的經濟問題以及年齡差距導致的思想差距等也是導致夫婦不和的因素。在該次訪問中約9成妻子是為取得居港權而結合,約8成夫婦表示經濟收入不足夠。此外中心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有5成45歲以下妻子表示曾受到鄰舍/朋友的指點和歧視,從而影響到婚姻關係。 本次調查還發現只有2成夫婦在發生衝突時候選擇以主動關心的方式處理,約3成多夫婦會大吵大鬧,而更多的夫婦,尤其是男士會為了避免爭執而作讓步妥協或壓抑情緒,這樣長久累積不滿的情緒會影響個人精神健康,更會牽動對方的情緒,容易造成婚姻關係緊張甚至家暴事件。 中心總結指出,夫婦宜加強有效溝通和分享,互相信任、重視對方的感受,老夫少妻婚姻並非一定不愉快。該中心高級服務經理黃菊靜女士表示,老夫少妻婚姻的和谐關鍵在良好的溝通,尤其是當夫妻期望有差距時,應以尊重的態度作坦誠溝通,盡量避免用「誰是誰非」或攻擊對方的態度處理。 她並建議老夫少妻特別是中港婚姻在結合之前宜經過拍拖階段,了解雙方的期望和性情,並慎思婚姻的真義,避免 <功利性的結婚,以免日後經不起感情考驗而後悔。而夫婦一旦結婚後,便要學習彼此信任,切忌互相猜疑,可多安排些輕鬆活動增進彼此感情,藉此消減因經濟困難而出現的爭拗和彌補性生活的不足。 最後她亦促社會人士應除掉「有色眼鏡」看待老夫少妻婚姻,作為鄰舍和親友便應以開放態度,尊重他们的選擇和私隱,如可以的話更應提供支援,協助新來港妻子適應陌生環境,對老夫少妻穩定婚姻有一定幫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