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诗省教师工潮通识课程 廖長仁 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 上午5:59 卑诗省教师虽然暂停全面罢课,但仍有各式各样的工业行动,例如拒发成绩表、拒绝监督课外活动等等,总之就是要跟省府对著干。过程中最受影响的当然是学生。不过既然都已经被拖累,不如就好好利用今次的工潮去做一个通识课程。 课程的内容可以非常多元化,例如帮助学生去了解一下,一个行业的工资一般是如何定准,怎样才算公平?目前温哥华一个家庭,包括父母双方都要外出工作的家庭,做足12个月,年收入的中位数大约是$65,000。一个卑诗省教师,做10个月,扣除周末及假期,大约是少于200个正式工作天,年收入是$46,000至$81,000,视乎年资而定,而且未计福利在内。就以教师最低年薪,不计福利,一年做200日得$46,000来算,比起一个温哥华普通家庭,父母双方一年做足12个月得$65,000的中位数,教师目前的薪酬水平是不是太不堪呢? 卑诗教师联会经常指本省教师薪酬在全国同行的水平上偏低,有多低呢?实际的排位是全国排第四高。而根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卑诗商业议会(B.C. Business Council)经济学家的资料计算,卑诗教师的收入比起大部份已发展国家的教师为高。卑诗教师觉得待遇不公平的具体内容其实是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通识课程中跟学生一同讨论一下。 有关通识课程的另一个项目,可以跟学生讨论一下,一个行业的薪酬加幅跟社会整体经济环境的关系。目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本省小型商户和消费者的信心仍然不稳,大家都勒紧裤头,面对经济不景的现实。这个现实,很多省内的公营工会都明白,接纳省府未来两年0加薪的合约框架,何解唯独是卑诗教师在过去5年,未计其他福利的进账,已得到16%加薪的情况下,仍坚持要在未来3年得到15%加薪?基于的理由是什么?教师是一个很独特的行业,正如医疗、交通、渠务、小型商业一样,何解唯独教师可以免疫于经济不景的现实,要得到两位数的加薪幅度呢? 另一个教师在工潮期间很少提出,却是很值得放在有关的通识课程中让学生了解了解的,就是有关备课时间的问题。一般而言,在不少的行业里,一个员工要做一件工作,事前准备工夫的时间,是员工自己要计算处理的问题,做得快就好世界,做得慢是员工自己的问题,你开OT又好,开夜又好,是员工自己的事,总之人工就已经包了。 但公校教师的情况就有点不用,小学教师目前每星期有90分钟有薪备课时间,中学教师有大约3个小时的有薪备课时间。卑诗教师联会要求在新合约中,将小学教师目前每星期的有薪备课时间增加至180分钟,中学教师就增加至6个钟。而在教师享用有薪备课时间期间,校方要另请教师去看管学生。 增加有薪备课时间,以及在教师享用有薪备课时间期间额外需要教师两项加起来,根据教师联会自己提供的数字,估计一年就需要多$78,761,208。何解教师的薪酬不包括备课呢?究竟一星期需要6个钟备课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教师联会在工潮期间不断强调目标是要为学生争取更多资源,何解在教师的备课时间上动辄花上千万元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呢?这些问题都可以放到通识课程中,让学生认识一下。 讲完开销,通识课程不妨可以讨论一下供求问题。一般而言,一个行业的需求越多,供不应求,行内员工就自然越矜贵,更有牙力去争取加薪。不过在过去大约十年间,学生人数下跌了约59,000个,而且市面上有大批刚毕业的教育系毕业生长期待业,但与此同时,在职教师的薪酬竟然上升了29%。这个完全违反市场供求原则的现象,实在很值得跟学生们钻研一下。 而在这个教师工潮通识课程中,最后一个很值得讨论的是欺凌的问题。在工潮期间,教师经常以"欺凌"为口号,要求省府停止欺凌教师。毕竟教师不是政客,用字应该有一定的学术准确性。按目前的经济环境、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教师已有的薪酬和福利水平,教师得不到想要的加薪幅度和福利,是否足以等同被欺凌呢? 在争取的过程中,教师当然将矛头直指省府,但省府的收入来自税收,市民要求政府按社会现实谨慎地运用市民的血汗钱,教师又有否向交税给政府的市民大众,展示自己的要求的合理性?可否在删除一切政治性说词的情况下,向一众受影响的家长和学生,坦白说明除了减少课堂人数以外,拒发成绩表,妨碍学生正常课外活动背后,要争取大幅加薪、倍增有薪备课时间等等的诉求?究竟在过程中真正受欺凌的是谁? ******* 作者:廖长仁,土生土长于香港,现居温哥华,任歌邻基督教会传道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