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一日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勞委會希望藉施政報告發表的機會,發佈2006年天主教教友對工資議題之最新意見調查及回應施政報告有關工資及勞工議題的內容,同日亦邀請了僱主及工友分享對立法訂定最低工資的意見。
天主教教友對工資議題意見調查2006顯示,逾八成(83.4%)的教友贊成立法訂定最低工資。另外,近六成(58.3%)的教友反對政府以無法律約束力的社會約章取代立法,訂定最低工資。調查同時發現,天主教徒逐漸認同勞工的工作價值,認為最低工資釐訂應先考慮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其次才是考慮經濟及市場工資的水平。
勞委會堅決反對政府以「工資保障運動」形式保障部份工種的工資水平。他們認為,本港有關最低工資討論已持續多時,政府一直聲稱持開放態度,讓勞資雙方達到共識。但結果縱容勞工顧問委員會的資方代表及部份僱主一再阻延最低工資立法。現時,政府建議以兩年時間,在保安及清潔兩個行業實施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工資保障運動」,完全違反全港性立法最低工資原意。政府只鼓勵商界自願參與「工資保障運動」,若企業拒絶參與,計劃根本是毫無作用。由於計劃沒有設下任何懲罰性的措施,所以根本不會對僱主構成壓力。該委員會認為府一再漠視基層勞工的生活困境,繼續拖延保障弱勢勞工的責任。
勞委會總幹事安中玉補充,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強調家庭的核心價值,並認同和睦家庭是社會和諧的基石。但政府完全忽視家庭收入對和諧家庭重要。事實上,不少的調查發現,個人收入愈低,與家人的關係愈差,這可能引起種種家庭問題。若政府真的重視家庭價值,就要正視工人的收入問題,為勞工設立合理及基本的工資保障,真正的支援香港家庭的發展。
天主教徒工友蔡惠芬亦認為政府施政報告中有關保障工人工資的建議前後矛盾。她認為政府勞工處以通過書面合約規範規管部份工種的工資水平只是空話。她說:「沒有法例的規管合理的工資水平,監管僱傭合約也沒用,因為僱主可以給予工友一個低於合理水平的工資。」她批評,施政報告只重視中產階層的生活質素,沒有最低工資保障,什麼彈性工時、半職工作對基層勞工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天主教徒僱主王仕謀亦表示,反對政府以「工資保障運動」取代立法訂定最低工資。他認為,從商業的角度,訂立最低工資可為不同企業訂立劃一的工資底線,使大小企業能公平競爭。另外,僱員是公司的資產之一,如果僱員入不不敷支,終日為生計擔憂,根本無心工作。他反對實施最低工資會增加企業成本的說法,他坦言,若工資過低,工人會無心工作,甚至是騎牛搵馬,最終公司損失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