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一日特首发表施政报告,劳委会希望藉施政报告发表的机会,发布2006年天主教教友对工资议题之最新意见调查及回应施政报告有关工资及劳工议题的内容,同日亦邀请了雇主及工友分享对立法订定最低工资的意见。
天主教教友对工资议题意见调查2006显示,逾八成(83.4%)的教友赞成立法订定最低工资。另外,近六成(58.3%)的教友反对政府以无法律约束力的社会约章取代立法,订定最低工资。调查同时发现,天主教徒逐渐认同劳工的工作价值,认为最低工资厘订应先考虑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其次才是考虑经济及市场工资的水平。
劳委会坚决反对政府以"工资保障运动"形式保障部份工种的工资水平。他们认为,本港有关最低工资讨论已持续多时,政府一直声称持开放态度,让劳资双方达到共识。但结果纵容劳工顾问委员会的资方代表及部份雇主一再阻延最低工资立法。现时,政府建议以两年时间,在保安及清洁两个行业实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工资保障运动",完全违反全港性立法最低工资原意。政府只鼓励商界自愿参与"工资保障运动",若企业拒绝参与,计划根本是毫无作用。由于计划没有设下任何惩罚性的措施,所以根本不会对雇主构成压力。该委员会认为府一再漠视基层劳工的生活困境,继续拖延保障弱势劳工的责任。
劳委会总干事安中玉补充,特首在施政报告中,强调家庭的核心价值,并认同和睦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但政府完全忽视家庭收入对和谐家庭重要。事实上,不少的调查发现,个人收入愈低,与家人的关系愈差,这可能引起种种家庭问题。若政府真的重视家庭价值,就要正视工人的收入问题,为劳工设立合理及基本的工资保障,真正的支援香港家庭的发展。
天主教徒工友蔡惠芬亦认为政府施政报告中有关保障工人工资的建议前后矛盾。她认为政府劳工处以通过书面合约规范规管部份工种的工资水平只是空话。她说:"没有法例的规管合理的工资水平,监管雇佣合约也没用,因为雇主可以给予工友一个低于合理水平的工资。"她批评,施政报告只重视中产阶层的生活质素,没有最低工资保障,什么弹性工时、半职工作对基层劳工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天主教徒雇主王仕谋亦表示,反对政府以"工资保障运动"取代立法订定最低工资。他认为,从商业的角度,订立最低工资可为不同企业订立划一的工资底线,使大小企业能公平竞争。另外,雇员是公司的资产之一,如果雇员入不不敷支,终日为生计担忧,根本无心工作。他反对实施最低工资会增加企业成本的说法,他坦言,若工资过低,工人会无心工作,甚至是骑牛揾马,最终公司损失可能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