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圣经获取倡议"(Bible Access Initiative)本月初发布的首份报告 中,《圣经短缺国家榜单》(Bible Shortage List)前五名分别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印度和中国。
"圣经获取倡议"是由全球范围内的圣经机构及宣教伙伴组成的合作项目。其"圣经短缺国家榜单"关注的是那些基督徒渴望拥有圣经却无法获得的国家。
根据该机构的报告,评估过程中,数据分析考虑了包括宗教迫害、政治压迫、社会经济挑战、教会环境动态,以及因冲突导致的流离失所等多个障碍,这些障碍都严重妨碍人们获取圣经。
报告不仅提供国家名称列表,还包括每个国家的详细概况,以解释圣经获取受限与短缺的背景。
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是一个以基督徒为多数的国家,超过95%的人口信奉基督教。虽然信仰氛围浓厚,但估计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信徒能够真正拥有或接触到圣经(即使法律限制较少的情况下)—这意味著数以千万计的信徒仍未能获得神的话语。
在法律层面,刚果并无禁止拥有或分发圣经的正式规定。事实上,在包括首都金沙萨及中部省份的大部分地区,基督徒可以自由聚会、阅读和分享圣经。然而,这种自由并非普遍存在。
在东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和伊图里省(Ituri),武装团体如"盟军民主力量"(Allied Democratic Forces, ADF)活跃,当地信徒若持有、印刷或存放个人圣经常面临严重危险。教堂与房屋被焚毁,信徒被绑架或杀害,圣经在暴力袭击中被摧毁,有些教会因威胁极大被迫关闭。虽然这些危险区只占全国土地的一小部分,但影响人数可达数百万,尤其在农村和冲突频发地区。
除了安全问题外,贫困也是主要障碍。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在基本生活需求(如食物、水、安全)之外,很难腾出资源购买圣经。电力覆盖率低,互联网普及率也非常有限,使得数字圣经或有声圣经对大多数刚果信徒来说几乎无法使用。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2.29亿,是非洲基督徒最多的国家之一,约有1.06亿基督徒,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尽管如此,仍有数以百万计的信徒因种种障碍无法拥有圣经,凸显了让更多信徒接触圣经的紧迫性。
在该国的许多地区,获取圣经的挑战极大:暴力、迫害和系统性障碍普遍存在。尼日利亚36个州中有12州实行伊斯兰教法(Sharia Law),在这些州持有圣经可导致骚扰、监禁甚至生命危险。据估计,约40%的尼日利亚人生活在圣经获取受到严重限制的地区。
法律限制之外,圣经的分发受到政府干预与社会政治障碍。尤其以豪萨语印刷的圣经受到严格控制,因为这是接触豪萨族与富拉尼社区的重要语言。政府官员在港口阻挠圣经进口,没收材料,设置行政障碍;在一些受限地区,印刷圣经若未得到授权可能被视为刑事犯罪。
在北部和中部地区,极端组织如博科圣地(Boko Haram)、伊斯兰国西非省(ISWAP)及富拉尼武装分子频繁袭击基督徒社区——教堂被焚毁,牧师与信徒被杀害,成千上万被绑架,整个村庄被迫迁离,使许多信徒失去住所与圣经。
除暴力之外,贫困、电力短缺与低识字率进一步加剧困难。许多信徒买不起印刷版圣经,电子版本也因资源与基础设施问题难以使用。这些现实迫使许多信徒秘密聚会,限制了自由敬拜与传扬信仰的能力。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之角,人口近1.3亿,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大约60%人口(约7700万)信奉基督教,信仰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估计每三名基督徒中仅有一人能真正拥有或直接接触圣经,这意味著数千万信徒仍处于等待之中。
经济状况是主要障碍之一。虽有经济发展时期,但埃塞俄比亚仍属于世界上贫困程度较重的国家之一,许多人难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更别说购买圣经。文盲率问题突出,全国仅略高于一半人口具有读写能力,印刷圣经对低识字者帮助有限。电力与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也使数字或音频圣经难以普及。
国内冲突进一步加剧困难。政府军与叛军如奥罗莫解放军(OLA)、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之间的冲突导致约45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包括众多基督徒,他们逃难中失去包括圣经在内的所有物品。教堂被焚毁或遭袭击,社区因此与圣经断开联系。伊斯兰恐怖组织"青年党"(Al-Shabaab)在埃塞俄比亚部分地区(阿法尔、索马里、迪雷达瓦等)影响力扩大,给当地信徒带来威胁,印刷与分发圣经面临危险。
在教内层面,不同教派之间的张力也是障碍。例如埃塞俄比亚正教会(Ethiopian Orthodox Church)与新教及福音派之间存在分歧,一些正教领袖与信徒反对教义之外的圣经分发,这让某些新兴教会更难获取与分享圣经。
印度
印度人口众多,约有730万基督徒,占全国人口约5%。尽管信徒数量庞大,但估计仅三分之一左右的基督徒能够真正获得圣经,其原因包括法律、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多重阻碍。这突出显示出为数千万尚未接触圣经者提供神话语的急迫需求。
印度的社会政治环境对圣经获取构成挑战。持有圣经在法律上虽被允许,但现实中存在许多困难。圣经进口被允许但受到严格监控并伴随风险,因为在至少11个邦份,改宗教为基督教可能被视为犯罪。外籍人士携带个人圣经通常问题不大,但进口大量圣经则容易引起政府和印度教激进团体的注意与阻碍。
印刷圣经在理论上可行,但分发常被限制且受到监控。教会与宣教组织为避免被指控强迫改宗或遭受法律处罚与暴力主义报复,往往会自我审查其分发活动。
在一些农村与高风险地区,例如北方邦(Uttar Pradesh)、恰蒂斯加尔邦(Chhattisgarh)、曼尼普尔邦(Manipur)等,持有或存放圣经可能带来暴力威胁。教堂被烧毁,信徒被迫放弃信仰或面临迫害。多本圣经若被发现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即使在中等风险地区,信徒也常隐藏圣经或在公开阅读时谨慎,以避免骚扰。
经济方面,尽管印度在网络连接方面有进步,但近半人口仍无法上网;有网络者中,许多人买不起智能手机或数据服务,这使得数字圣经对他们而言也难以访问。基督教书店在某些地区受到监视或限制,信徒因贫困、供应不足及社会敌意等因素,在很多地方几乎买不到圣经。
中国
中国总人口约14亿,基督徒超过一亿人,虽然比例不大,但人数庞大。不过,许多信徒仍无法接触到圣经。即使部分信徒拥有圣经,因严厉控制与分配限制,仍有百万信徒得不到妥善途径获得。
中国的圣经获取情况极为复杂。表面上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宗教自由,但圣经的获取依然受到严格控制。位于南京的爱德印刷厂(Amity Printing Press)是中国唯一获准印刷圣经的机构。该厂每年印制约1100万至1500万本圣经,但其中绝大多数用于出口。中国境内市场则受到政府严格配额限制,每年仅允许发行约200万本。这些有限的圣经仅通过政府认可的三自爱国运动(TSPM)书店及国家控制的官方新教教会体系分发,使许多信徒难以获得圣经。
对于参加未注册"家庭教会"的广大信徒而言,获取圣经更为困难。任何在政府体系之外印刷或分发圣经的行为均属违法,一旦被发现,可能面临严重后果。在一些地区,即便持有多本圣经也被视为危险行为,许多信徒不得不将圣经藏匿,甚至删除手机中的圣经应用程序以避免被监控。
那是否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呢?自2022年3月起,中国已全面禁止未经授权的圣经网络分发。许多基督教网站与应用程序被封锁,线上活动也受到严格监控。部分信徒表示,他们仍能通过某些途径阅读电子版圣经,但必须格外谨慎,以避免被发现。
然而,对圣经的渴慕仍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中西部与北部等欠发达地区,那里的圣经依旧稀少且价格高昂。相比之下,沿海与大城市地区的获取相对容易一些,但内陆信徒面临更大阻碍。贫困使许多人无法购买圣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