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会开始时,当我问家长最想在这个讲座学到甚么,家长都坦言不懂如何教导孩子理财、不懂如何教导孩子金钱的观念、和怎样才可协助他们有储蓄的观念,有更实际的家长则问应何时开始给小朋友零用钱、怎样给和给多少的实际问题。我以一个圆形图(pie chart)和他们分享给予零用钱的比例和方法,我特别强调在分配中最好有"慈善"、"长线"、"急用"、"升学"及"保险"等项目,这些都能让小朋友从小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这些都是爸爸妈妈一早为他们准备的,他们应该出一分力。而在他们的零用钱比例中,必须要加入"任用"这元素,有家长疑惑为何要把这元素加入其中。
储蓄其实是讲求动机的,若有清晰的目标,能够坚持储蓄的机会更高。如果我们跟小朋友说你可以自由运用你的储蓄,那动机便会多一些。除了动机外,还需要让他们"具体"知道自己储了多少钱,所以你不难发觉为何小朋友不喜欢把利是钱"暂放"予家长保管,因为那晚都有小朋友跟我说"吕sir,储了钱在妈咪处等于没有,成日问他们我有几多钱,他们都不答我。"我有一个很成功的经验,那妈咪简直要请我吃饭答谢我,因为我不单止协助她的小朋友喜欢上储蓄,还提升了亲子关系。我教她们用一个"亲子基金"的形式去一起储蓄,把小朋友过往的利是以月供形式每月拨入基金户口中,小朋友供款20%,妈妈就供80%,当我和她们分享她们的投资情况时,小四的小朋友极之留心听我分享不同国家的形势和为甚么我喜欢天然资源等等的概念,爸爸说现在会和小朋友一起分析香港及世界的金融情况呢。其实对于理财的观念,最重要是让小朋友知道他们都要"付出",曾教导一位家长,他给予零用钱小朋友的比例中加入了"玩具"的元素,即每次小朋友要买玩具时,要从他自己的储备中提取,结果,孩子很多时不舍得买玩具了,因为他不舍得用自己的钱。理财的确要教导的,若自己都不懂理财,又怎样教孩子呢?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