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中环建筑群保育计划起风波

圣公会中环建筑群保育计划起风波
被列为一级建筑的圣公会圣保罗堂于1911年建成,建筑采用哥德复兴风格。(图:网络图片)
政府为进行"保育中环"项目,上月批准与圣公会以在中环的宗教建筑换取湾仔毕拉山地段以作发展之用。但明报报导此做法被城规会委员及立法会议员的诟病,表示圣公会获批的地契的拟定条款比原定建议有多项放宽,并且未经城规会审议,有私相授受之嫌。

据报导,圣公会于中环下亚厘毕道拥有一历史建筑群,包括属一级历史建筑的会督府、圣保罗堂及教堂礼宾楼,以及属二级历史建筑的旧圣公会基恩小学,此等建筑均被列为"保育中环"的项目之一。圣公会承诺将保留此4幢历史建筑,并换取在旁兴建两幢分别楼高18层及11层的新建筑物,用作教堂、宗教设施、幼稚园、医疗中心及社会福利设施等,地面亦会有食肆及公众半露天广场。除此以外,教会亦获准在湾仔毕拉山地段的一所幼稚园重建,并兴建两幢12层高的大楼作社区中心之用。

计划于6月7日批出后,被指其拟订条款与去年公布的设计有所放宽,包括13层楼的综合大楼获准加高至18层。然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解释该发展项目加高是由于取消了原订的地库设计,避免了工程对历建筑构成影响。又表示新大楼里的神职人员宿舍等设施等为非牟利目的,食堂亦对外开放,均属经常准许的用途,认为无需交城规会审批。

除圣公会外,位于跑马地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先导记念堂亦于去年11月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该教堂于1939年建成,风格属仿歌德式设设。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港澳区会向政府提出重建计划,现已同意将保留教堂重要建筑构件,融入重建后的教会大楼内。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