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在唐朝被稱為景教,17世紀早期在西安出土的《景教碑》解釋了東方教會的傳教史,並由此成為「世界四大名碑」之一。2006年出土的景教經幢只剩下上半部,前面可由《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的部分經文,後面則是有關女性喪主的有關記載,其上是兩組以十字架為中心的四尊飛天圖像。經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佛像石刻,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人員羅炤說這顯示基督教曾借助中國佛教藝術進行傳播。
有中國學者表示這並不是基督教之物,《宣元至本經》也不是一個忠於原文的譯本,羅炤說這應該是屬於基督教的「偽經」,由當時一位高級教士所寫,羅先生說:「他們敢於自造經典,或者反映出唐朝時期中國基督教具有很高的自主性,或者透露出基督教東方教會--巴格達宗主教默許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