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轻"人生智慧? 邢福增证道:沉重的东西才有价值

避「重」就「轻」人生智慧? 邢福增证道:沉重的东西才有价值
邢福增院长在崇基礼拜堂证道。(视频撷图)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是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1984年所写的小说亦成为名言,后来被拍成电影《布拉格之恋》,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院长邢福增在(21日)学院证道,借此名喻信徒纵然现实不如理想也选择走生命中的重,因沉重的东西才是有价值。

现实与理想落差 选择避"轻"就"重"

邢福增指,人希望尝试走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选择,有些选择令人感觉重,担心选择不是预期的想像,他引用旧约与新约的例子。耶利米书记载上帝在耶利米未出生之前已拣选他为列国先知,耶利米按照上帝吩咐讲预言,却被耶和华殿的总管、祭司音麦的儿子巴施户珥威吓,耶利米发觉上帝的召命原来不是自己所想,向祂申诉职事成为羞辱感觉被欺哄。

耶利米其后却用"甚可怕的勇士"形容耶和华,逼迫他的必都绊跌、不能得胜、蒙羞,他也用"察看人肺腑心肠"形容万军的耶和华(20:11-12)将不满化作赞美,但仍然面对被毁谤和欺压的现实。邢福增指:"耶利米在轻和重之间做选择,但作出的不是自由的选择,是坚持、继续宣讲耶路撒冷被毁的预言。"

选择走生命中的"重" 却得著生命

在新约,使徒保罗处理因信称义也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基督徒怎样处理罪恶,容让自己继续犯罪相信上帝有恩典拯救?保罗认为,这是人向罪降服成为奴隶,信徒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因著主人是上帝来摆脱罪恶。保罗在善与恶交战之中,"感谢主"靠著基督脱离取死的身体(罗马书7:24-25)。

邢福增说:"感谢主是经历挣扎后发自内心向主的喜悦。"门徒站在楼台上向人传福音、背起主的十字架都需要勇气,正如耶稣对门徒说,跟从祂的得著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祂失丧生命的,将要得著生命(马太福音10:32-39)。

沉重的东西才是有价值

邢福增挑战基督徒,面对信仰的挣扎怎样作抉择?追求什么还是根本没有追求?他指,德国神学家潘霍华的殉道,始于向耶稣基督说"是"向自己说"不是"。虽然今天的信徒不是殉道者但也面对决择的时候,顺服上帝的主权以祂为中心,坚持以天国的价值审视内心追求的价值。

邢福增说:"只有必需的东西才觉得『重』,只有重的东西才是有价值,我们需要沉重地选择自己的生命,耶利米的选择就是背起生命的重。"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