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主中國行報告:内地教會需要同工隊伍的建立

學習與轉化海外模式,建立適合本教會的隊工

中國教會發展迅速,但教牧同工的培養速度卻跟不上信徒的增長。美國福音證主協會的同工經過親身前往内地的實地探訪,日前發表專文指出如何通過同工隊伍的建立來解決内地教會「羊多牧人少」問題。 福音證主協會指出,内地教會、尤其是家庭教會,在種種歷史性原因的影響下傾向隱藏地發展,涉及的同工人數有限,有時同工之間甚至需要互相監督方能確保事工順利進行。由於隊工建立環境不佳,不少非公開教會的發展也因此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内地家庭教會往往由一位主要同工決定教會事務,其他同工負責執行,這種模式亦反過來阻礙了同工隊伍整體所發揮的效用。 文章又舉例説明中國一些家庭教會同工對「隊工服侍」的概念尚缺乏認識:「在北京有一位傳道同工,平日在教會負責講道、傳福音和管理60名教會義工。後來有一位牧師加入教會服侍,於是這位同工就說有牧師已足夠,她自己不用再負責教會事務,會出外打工。她並非埋怨牧師取代了自己,而是單純地認為教會有牧師已足夠,自己可以引退。」 但在一些城鎮教會,越來越多的教會領袖看到了建立同工隊伍的重要性,開始組建基本的服侍隊工來開展不同事工,問題是如何達到理想的服侍模式。而一些事工發展漸見規模的教會,更開始將已經建立的同工隊伍分派到別的省份開展培訓或其他服侍,支援各地教會的發展。但建立了同工隊伍的教會,容易面臨的一個毛病就是「各有各做」——「有隊伍的形體,但沒有隊伍服侍的實質」。「隊工講求彼此配搭,充份發揮各人的恩賜。但有些教會的領袖傾向以『家長式管理』來治理教會,容易破壞隊工的組合和運作,失去共同服侍的意義。」 證主認為,内地教會有其獨有的特徵,海外教會雖有很多優秀的隊工建立與管理模式可供參考學習,直接套用在内地教會的環境中卻未必適合。因此,内地教會需要用更多時間來學習與轉化海外模式,建立適合本教會的隊工。證主特別為此出版了《卓越領袖的風範》一書,讓教會領袖學習「如何做一個神家裡卓越的領袖,並組成充滿力量的同工隊伍來服侍」,並歡迎信徒索取此書贈予内地教會。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