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偉恆牧師認為閱讀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能夠陶冶性情、提升修養、改變思想甚至命運,並且分享對閱讀的三個觀察。首先,他提到兒子小時候對閱讀非常感興趣,但升上中學後卻不再閱讀,原因是使用手機和iPad佔據了他大部分的時間,剩下的時間才用來閱讀。
此外,黎偉恆注意到年輕的信徒相比上一代,對閱讀的興趣有所減少。根據教育城的調查,66%的中學生閱讀時間呈現碎片化,四成的受訪學生甚至沒有閱讀過整本書。雖然如此,他在教會舉辦的神學課程中,約有30多位弟兄姊妹參加,大家對重回閱讀世界感到興奮,課程結束後,他的書籍也全數售罄。
這讓他觀察到,現今的人並不是不閱讀,當遇到合適的內容時,會願意閱讀,而且閱讀方式可以多元化,只要運用有效的方法來吸引他們即可。
黎偉恆介紹MBTI性格分類,以此來了解不同信徒的性格,從而推動他們的閱讀動機。例如,對「ST」類的實踐型人,關注甚麼書籍能夠幫助自己,因此可以設計課程,上完堂課後他們便會買書
對於「SF」類的關係型人,則推薦有關於社會關懷和牧養的書籍,以輔助他們的探訪。至於「NF」類的理想型,這類人需要先有相關的經歷,然後再推薦適合的書籍,比如關於短期宣教的書籍;「NT」分析型,則可以推廣一些擴闊視野的書籍。黎偉恆總結說:「閱讀有時,用多元方式幫助人們進入閱讀世界。」
基督教聯合書展籌委會主席馮肇熙則介紹今屆書展的特色與活動。今年是第10屆金書獎,書展期間安排了一系列相關活動,例如在展覽入口處展示得獎作品的展板,以及舉辦金書獎的作者分享會和簽書區。
為了讓讀者能夠悠閒閱讀,今年提供了免費寄存服務。另外,活動還包括親子的繪本手繪工作坊、桌遊體驗等,總共有超過30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