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人士一般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他们闲散社会中,封闭在家庭中,令他们在各方面能力不断退化,并为家庭带来沉重经济及精神负责。目前社会一般为他们提供生活自理能力培训,亦有一些机构看到当中轻度患者的劳动潜力给予就业培训。
但据爱德基金会,智障人士多缺工作动机,走上社会欲望较淡,并且他们往不能遵守管理规定,就业培训仍有一定困难,因此爱德面包坊作为就业前培训指导被建立起来了。
面包坊筹备工作由07年3月开始。爱德基金会表示,寻找一位合适的面包制作培训人特别困难。一方面必须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必须真心接受智障人,幸而最后能找到一位有与智障人士共事经验的面包师傅成为面包坊的师傅。
面包坊的职前培训概念,是模仿真实职场环境,据智障人群的特点培训一定的职业技能,以便日后帮助他们寻找适合的雇主,以有限的资源帮助学员走上社会。
负责人刘先生表示,社会调查显示智障人群在社会上的认可性低,不乏反感及排斥。他表示由智障人士制作的面包可看为一个"爱心符号",视购买面即"消费了这符号"可看为接纳了智障人士。
爱德面包坊每周末举行"快乐面包天使"活动,让学员充当老师,向来访者示范制作面包,从而增进大众对他们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