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性别自决法》随时改名换"性"联合国促保障妇孺安全

德国《性别自决法》随时改名换「性」联合国促保障妇孺安全
(图:freepik@qalebstudio)
德国《性别自决法》生效,简化更改性别和名字的程序,无需医疗证明,引发妇女团体担忧危害女性及儿童权益。联合国特别报告员警告该法缺乏保障措施可能被滥用,并呼吁德国政府改进相关措施以保障安全。

简化改"性"程序 跨性别议员欢迎

德国《性别自决法》(Self-Determination Act)11月1日正式生效,这项法律旨在简化个人在官方文件上更改性别和名字的程序。根据这项新法,任何人只需向当地的民政单位提出简单的申请,就能够更改其法律性别和姓名,而无需提供理由或医疗证明。

这项立法取代了自1980年代早期以来的《跨性别法》,后者要求申请者提供心理报告并等待法院的裁决。根据《性别自决法》,14岁以下的儿童可以由父母代为提交申请,而14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则需经父母同意方可提出申请。

更改性别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生效,一年之内不得再次变更。 同时,该法保留桑拿浴和游泳池等场所自行决定入场规则的权利。

德国此举成为欧洲第12个引入合法自决立法的国家,包括比利时、西班牙、爱尔兰、卢森堡、丹麦等 。德国跨性别协会(BVT)表示:"这项法律朝向承认跨性别和非二元性别者为社会中自然及平等的一员,迈出重要和基本的一步。"

德国联邦议院跨性别议员斯拉维克(Nyke Slawik)表示:"充满喜悦,因为对于性别多样性的认可而言,这是真正历史性的一天。"

联合国呼吁德国政府防止法律被滥用

然而,基民盟、基社盟及妇女组织关注妇女及儿童权利被侵害,尤其曾被男性暴力伤害过的受害人,担心她们的安全、隐私和基本人权。

联合国暴力对待女性和女孩问题特别报告员雷姆·萨利姆(Reem Alsalem),认为女性和女孩人权遭受影响。

萨利姆指出,尽管该法律旨在增强跨性别个体的权利,该法律却削弱了女性和女孩的安全和其他人权:"《性别自决法》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以防止性侵犯者和其他虐待及暴力行为者滥用这一程序,包括在单一性别空间内。"

该法律将性别认同和性别混为一谈,将对女性和女孩在庇护所、浴室和更衣室等空间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她还警告说,该法律未充分考虑到女性暴力受害者的特定需求,这些受害者可能因被迫与出生时为男性的个体共享空间而再次受创或感到被迫自我排除。

她还对该法律禁止未经同意披露、调查或询问个人之前记录的法律性别和名字表示严重关切。这将对意见和表达自由,以及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产生实质性影响。

萨利姆还对该法律允许年仅14岁的儿童在家庭法院批准下更改其法律性别/性别和名字,甚至违背父母建议的影响表示严重关切。

她说:"取消之前对治疗陪伴的要求可能导致儿童面临不当压力,或因年龄和成熟度而未能完全理解其决定的长期影响。鉴于社会和医疗转变之间的联系,该法律未能保障儿童,尤其是女孩的最佳利益,并确保她们享有最高可达标准的健康权利和保护其身份的权利。"

萨利姆呼吁德国立即采取措施解决这些关键缺陷,包括引入措施防止法律被滥用,并确保女性和女孩的单一性别空间得到优先维护。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